Discovery頻道首度聚焦兩岸四位藝術家-楊識宏、張洹、李真、徐冰 全新製播《華人藝術紀》 大師聚首 現身說法創作歷程 各界藝迷齊朝聖
Discovery頻道《華人藝術紀》- 每週日晚間9點 12/15 楊識宏、12/22張洹、12/29李真、1/5 徐冰
放眼全球,華人在文化、經濟,甚至於政治都不斷在世界發揮顯著影響力,當代華人藝術也在全球藝壇屢創佳績,成為一股新興勢力。Discovery頻道首度聚焦兩岸四位國際級藝術家,拍攝《華人藝術紀》系列節目,以國際頻道的視野紀錄華人藝術崛起。今日(9日)來自台灣的楊識宏、李真,及來自中國的張洹齊聚一堂參加 《華人藝術紀》全亞洲首播記者會,現場還有亞太電視網北亞區總經理林東民與Discovery亞太電視網節目暨品牌營運資深副總裁凱文狄齊( Kevin Dickie),共同見證華人藝術站上世界舞台。四位藝術家更於現場帶來代表力作展示,趁著藝術家難得聚首的機會,舉辦藝術大師講堂與青年學子以及各界藝文藏家交流創作心路歷程。講堂活動現場藝術學生參加踴躍,紛紛表示有幸與藝術家面對面接觸獲益良多。更有多名藝文藏家及企業家親臨現場就為一睹大師風采。Discovery頻道《華人藝術紀》12月15日星期日晚間9點跟著鏡頭探訪藝術家心路歷程,窺探創作背後的華人新力量。
Discovery頻道
Discovery頻道是Discovery傳播集團下的旗艦電視頻道,致力於製作全世界最高品質的紀實節目,並且是最有活力的電視頻道之一。Discovery頻道於1985年開播,目前在亞太地區已有超過1億9千1百萬個收視戶。Discovery頻道也是全球最普及的電視頻道,現已拓及全球超過223個國家與地區4億2千8百萬個收視戶,節目內容則以45種語言播出。Discovery頻道提供觀眾最多元豐富的高品質紀實娛樂節目,從經典野生紀實、科技工程、歷史文明、探險等主題紀錄影片。
Discovery 傳播集團
Discovery傳播集團(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NASDAQ: DISCA, DISCB, DISCK)是世界第一的紀實媒體公司,集團版圖目前已拓及全球223個國家超過20億收視戶。Discovery幫助人們開拓視界並滿足其好奇心,提供Discovery頻道、TLC旅遊生活頻道、動物星球頻道、Discovery科學頻道、及Discovery HD頻道等162個遍及全球的電視網、領先的消費與教育性商品與服務、以及包括HowStuffWorks.com等多樣性的數位媒體服務,Discovery開拓觀眾的視界並滿足其好奇心。在亞洲,Discovery遍及36個國家超過5億7千9百萬收視戶,節目內容則以15種語言播放。
橫跨三大洲走訪多國近距離紀錄《華人藝術紀》 用影像貼近藝術更親民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北亞區總經理林東民表示:「擅長於用影像說故事的Discovery頻道,帶領觀眾探索生活周遭的萬事萬物,我們曾經記錄朱銘的故事、製播過《中國藝術大觀》、《東方藝術大觀》等,而這次首度橫跨兩岸,拍攝四位在國際藝壇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家,記錄他們的創作與生命歷程,透過他們的作品,見證華人在21世紀崛起的力量。兩組製作團隊同時作業,跟著藝術家的腳步走訪台灣各處、中國、紐約、巴黎、倫敦、威尼斯、西藏等,歷經7個多月的拍攝及製作時間,用影像深入淺出介紹,探索將個人內心的想法、乃至於生長社會的思維哲學,讓更多觀眾感受到這幾位藝術家的創作能量。」
從新加坡特地前來共襄盛舉的Discovery亞太電視網節目與品牌營運資深副總裁凱文狄齊( Kevin Dickie)表示:「Discovery頻道在亞洲區已開播將近20年了,我們一直秉持以國際的眼光製播在地相關題材的節目的精神,讓我們全球的觀眾能夠看到不同面向的亞洲,很榮幸Discovery頻道是第一個關注華人藝術崛起的國際頻道,從瞭解四位具有華人文化背景的國際級藝術家的作品,讓國際觀眾從藝術的面相體會華人文化所蘊含的精神與生命力。《華人藝術紀》明年二月起也將在亞洲23個國家播出,將有超過1億個收視戶可以看到這個精采的系列節目。」
台灣在地文化力量形塑藝術主張 深厚內涵 躍上全球藝壇
出生於台灣,旅居紐約多年的藝術家楊識宏,從事繪畫創作超過40年。他首開先例將西方當代藝術思潮有系統地引入台灣,左手寫理論、右手搞創作的他在節目中被譽為東方馬可波羅,記者會現場看到2013年抽象表現繪畫新作《迅雷》,可清楚看到楊識宏近年來以近似中國的水墨筆法所揮動而致的「自發性」,徹底地改造了純粹繪畫性的空間結構,表現其揉合了東方筆觸與西方形式,以表達其內心情感的「意識流的東方詩學」的藝術思維,這件作品的繪畫性與表現性著色的對立與和諧,作者成功地在作品上投射思想與情感。談到拍片經驗,楊識宏表示:「希望能讓觀眾還原藝術家的真實面貌,看到藝術家的深刻與影響力,因為大家平常不一定有機會了解藝術家本人。」
而剛結束法國凡登廣場的雕塑展的李真則帶來了他極具代表性的「大氣神遊」與「天燧」系列的作品。李真的美學觀是以東方為主體,並兼備了當代藝術的語彙。作品明顯呈現出視覺衝擊,飽滿的形體、圓潤的線條和通體渾然的意象交織而成,似乎擁有自足的世界,讓既重又輕的作品特色一覽無遺。跟著影片的腳步,觀眾得以窺探他的內心世界,李真說:「藝術本來就沒有疆界,它是內在的東西,一種精神性的服務,一種心靈精神的交流。」
華人藝術兩岸爭鳴 哲學思維博大精深
難得來到台灣的張洹是中國當代最具爭議性的藝術家,2002年《我的紐約》一作,他身著生牛肉裝在紐約街頭引起藝術界極大討論,他認為:「身為藝術家最重要任務就是要對社會和藝術提出問題,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創作出代表時代精神的作品,這才是當代藝術的價值所在。」近年他轉以大量香灰創作,記者會現場也展示了以香灰創作為題的作品,他表示:「香灰根本就不是一種材料,而是集體的靈魂、記憶與祝福。」
另一位以文字創作世界聞名的中國藝術家徐冰,深具開創性的創作,超越文化界限,25年前寫了一本無人可讀懂的《天書》,然後以中國書法結合西方英文再造「新英文書法」,更花了十年時間,用圖像符號創造《地書》,賦予文字全新的藝術生命。記者會現場展出他著名的《魔毯》,就是利用新英文書法的形式所創造出來的作品。雖然徐冰未能到場,但依然特別錄製影片與現場朋友分享創作心得,聊起文字創作對於他的意義,他表示:「中國文字是圖像文字,而看起來很像中文,但實際上內在的元素是英文的新英文書法,它是一種戴著面具的文字,它是表裡不一的,我真正感興趣的是透過作品來傳達人對於思維的習慣、對於方法的一種改變,觸碰文字就是在觸碰人類文化概念之根本。」
華人藝勢力兩岸齊放 匯聚台灣站穩國際舞台
在Discovery頻道《華人藝術紀》全亞洲首播記者會上,首度邀請到兩岸藝術家同台,現場各界藝文人士與收藏家雲集,聆聽藝術家親自對於創作的分享,感動作品背後蘊含的深厚精神,讚嘆華人哲學文化的深厚涵養,以形塑華人藝術在全球當代藝壇上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現場貴賓特別與三位藝術家共同舉杯共慶,見證華人新興力量匯聚台灣,透過藝術讓華人站上世界舞台在全球藝壇揮灑藝術新風貌的光榮時刻!
從四位藝術家橫跨油畫、水墨、書法、雕塑、行為藝術、版畫等多元而豐富的創作中,看到作品背後縝密的精神思維,回顧藝術家的旅程,在各自迥異的人生故事裡,窺探近代華人社會縮影,12月15日起每周日晚間9點,跟著Discovery頻道《華人藝術紀》探索21世紀華人崛起的美學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