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中心代理藝術家 Michelle Blade,繼 2023 年台北畫廊個展「Maker of Meaning」,以及 2024 年於北京畫廊舉辦的「Grace Electric」個展之後,受邀將於 2025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6 年 1 月 25 日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個展「The River」,策展人為 Michael Slenske。
河流不僅承載著水流,也承載著記憶。它將身分和意義銘刻在河床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寸划水的肌肉中。如同古文明的典籍,河流不僅具有地理意義,也具有場景意義。一條河流,無論湍急或涓涓細流,都是一座有生命、有呼吸的雕塑。它是一部流動的檔案,一場永不完結的創作,其景象隨每一次轉彎而重塑。在道家哲學中,「道」本身就如同河流,或者說,它就像一位如 Blade 般身姿矯健的游泳者:謙遜、敏銳,順應水流而不逆行。這種「流動」的概念,不僅構成了 Blade 這次個展的理念核心,也貫穿了她全部的創作實踐:一種融合了浪漫主義、魔幻寫實主義和個人神話的加州式風格,透過細膩而靈動的筆觸得以呈現。
Blade 出生於洛杉磯市中心東北部的郊區小鎮格倫代爾。她的童年孤獨而封閉,徘徊於城市的汽車文化和峽谷荒野之間。父親經營麥當勞連鎖店,工作繁忙,Blade 因此變得內向,沉浸在繪畫中,描繪植物、動物和想像世界的片段。這激發了她對風景的終生迷戀,也讓她著迷於南加州自然與人工環境之間的碰撞與張力。
Blade 不斷探索著瞬息萬變的自然世界,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相同的風景和家庭場景。正如展覽「The River」所展示的那樣,這種重複形成了累積的力量。寶龍美術館的展廳依照色調和季節的連續性進行排列:家庭肖像、敘事小景、紙上與陶藝作品、宏大的風景,以及伊頓大火前後她所居住社區的景象。「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完全理解這一切,但在創作這個展覽的過程中,我始終試著把握這段急速變化的時間,同時也去紀念過去四年裡,作為一個人、一位母親、一位社區成員與藝術家所經歷的一切。」Blade 說道。
展覽「The River」,如同所有河流一樣,是一個冥想的空間,它在記憶中流淌,透過能量—有時甚至是破壞—創造美。而這股流動,永不停歇,終將找到歸途。
寶龍美術館於 2017 年開館,館舍位於上海閔行區七寶文化園區,占地面積約 23,000 平方公尺,設有 9 個展廳。Michelle Blade 此次展出的空間為包含五個展間的大展廳,展區開闊而具層次,適合展現她對「流動」與「時間」的多重敘事。寶龍美術館長期舉辦國際級展覽,曾呈現常玉、王玉平、倪有魚等重要華人藝術家,以及東京富士美術館藏 Anthony van Dyck、Francisco Goya、Jean-François Millet、Gustav Klimt、René Magritte、Marc Chagall、Andy Warhol 等大師之作。
Michelle Blade: The River
展期 | 2025.11.16 - 2026.1.25
地點 | 中國上海寶龍美術館 3 號廳
策展人 | Michael Slenske
主辦單位 | 寶龍美術館
合作單位 | 亞洲藝術中心
贊助單位 | 立邦塗料
2025年1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