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展覽
-
日複升—小林敬生作品展
2021年9月25日 - 11月7日 上海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將於2021年9月25至11月7日舉辦「日複升—小林敬生作品展」。本次展覽是日本藝術家小林敬生在上海舉辦的首次個展,也是繼2019年「生逢其時—小林敬生&陳琦作品展」之後再次於中國舉辦的展覽。小林敬生畢生都在鑽研木口木刻,他完整地繼承了木口木刻的技法傳統,同時又具有強烈的當代觀念和現代性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現實與非現實、寫實與抽象、古典與現代... 繼續 -
坐看雲起—管偉邦個展
2021年4月10日 - 6月6日 上海 亞洲藝術中心(上海)榮幸地宣佈將於2021年4月10日至6月6日舉辦「坐看雲起——管偉邦個展」。本次展覽是繼2017年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 「清風徐來——管偉邦個展」,及2019年亞洲藝術中心(北京)「神遊:管偉邦個展」之後於亞洲藝術中心舉辦的第三次展覽,也是藝術家的作品首次以個展的形式集結於上海。展覽呈現了管偉邦近年的水墨創作,展出作品共計二十... 繼續 -
心象 · 詩境—楊識宏個展
2020年9月5日 - 10月31日 上海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將於2020年9月5日上海空間舉辦「心象.詩境——楊識宏個展」,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1月28日。 在這個以秒刷屏的時代,一幅傑出的繪畫作品會獲取觀眾多大程度的精神力投注,而這種關注性又伴隨著高度的興奮感與穩健的充實感,有如身處被譽為「世界最偉大鼓手」的爵士音樂家Buddy Rich的即興solo中——這便是楊識宏的繪畫作品集... 繼續 -
複奏—小清水漸與原口典之展覽
2020年5月30日 - 7月26日 上海 隨著包裹《牆與鋼索》的潔淨細棉布被徐緩揭開,一部沉澱於精准結構框架內,由能量與數值模式的美感同時發聲並彼此融洽的複調律開始奏起。 「複奏」是小清水漸與原口典之兩位物派重要人物各自代表性作品在空間劃分中互相映照生成的動勢軌跡。二人的作品以不同屬性的自然物和工業化材料元素彼此間的關係以及與所處空間的關係為結構核心,通過分解重組產生的變化組合充滿平衡與對位元的協同律動性。經由簡潔的重複和累積展開延伸與變... 繼續 -
眩暈—姜琤個展
2019年11月6日 - 2020年1月1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于2019年11月6日舉辦姜琤個展「眩暈」。此次展覽是姜琤于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第二次個展。藝術家對于展覽空間和觀看視角的構想,使畫作彼此形成如希區柯克影片「迷魂記 (Vertigo)」中的情感邏輯和心理懸疑。藝術家在畫面上呈現出「眩暈」的視覺氣氛,既是對繪畫表現性的回溯,也是對創作意識中直覺與反觀的本質性探索。 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月19日。 繼續 -
SNOD SIM PARK—金景鴻個展
2019年9月6日 - 10月27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於 2019年9月6日舉辦金景鴻個展「SNOD SIM PARK」。延續自以「人造風景」為主題的系列創作,金景鴻將園林景觀內的枝葉、石瀑、湖水、噴泉等元素解構而後串聯,將此次個展空間建構為一個虛擬的公園場景。 「SNOD SIM PARK」的構想來源於金景鴻的遊戲經歷,以及在遊戲中對非常規化場景的想象。在遊戲 「SimCity」中,玩家通過對模塊元素如... 繼續 -
空間/反射—Condo 上海
2019年7月13日 - 8月30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將於2019年7月13日參與第二屆 Condo 上海項目,聯手洛杉磯畫廊 1301PE 及巴爾的摩畫廊 Springsteen,呈現9位藝術家聯展。參與展出的藝術家包括 1301PE 帶來的 Ann Veronica Janssens、Diana Thater、Pae White、SUPERFLEX, Springsteen 的 Alex Ito、B... 繼續 -
局外人—鄭文昕個展
2019年5月25日 - 7月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於 2019年5月25日舉辦鄭文昕個展「局外人」。這是繼2017年「介質標本」後鄭文昕於A+ Contemporary的第二次個展。此次展覽除了展出一系列延續此前創作概念的最新繪畫實踐,亦著重呈現藝術家首次進行的長卷作品。 長卷作品是藝術家近期對於媒介探索的全新嘗試,提供了一種有別於其常規繪畫尺度的全景式感受。藝術家將朋友圈中已經發生的和過去的事件,在... 繼續 -
挽歌:有關懷舊的五種欲望機制
2019年3月22日 - 5月1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9年3月22日舉辦由韓馨逸策劃的群展「挽歌:有關懷舊的五種欲望機 制」,參展藝術家包括陳呈毓、馮山、胡偉、廖逸君和閆欣悅。「挽歌」的目的並非在於撩撥悲觀情緒,而在於觀察及回應當下懷舊熱潮的興起及其緣由。策展人選取攝影、繪畫、影像、雕塑、 裝置、檔案等媒介,構造一個多重時間線索並存的展覽空間。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5月19日。 ... 繼續 -
越界—胡為一個展
2018年11月6日 - 2019年1月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8年11月6日舉行胡為一個展「越界」。這是胡為一繼2015年同名個展後,在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第二次個展。胡為一的藝術實踐結合多種媒介,包括攝影、影像、裝置、雕塑和聲音。延續了作品「我靜靜地等待光從身體穿過」,新展 「越界」將傷害、光、制約等元素串聯,而帶來的非常態緊迫感,在不同媒介的交織呼應下,開啟了一個奇幻卻暗含冷厲的交替場域... 繼續 -
荔枝姑娘—毛晨雨個展
2018年9月8日 - 10月2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8年9月8日舉行毛晨雨個展「荔枝姑娘」。這是毛晨雨自2003年開始的「稻電影」項目,首次以個展形式展出新的電影計畫和線索。藝術家置入多重表現方式,在物件、文獻、裝置、影像與討論行動的相互交織中,使展覽成為一個虛實不斷碰撞的多重敘事實驗場景,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 毛晨雨是一位電影作者,其自2003年開始至今的持續項目「稻電影... 繼續 -
圖像 · 時間 · 界線—Condo 上海
2018年7月7日 - 8月2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8年7月7日參與首屆Condo 上海項目,與墨西哥畫廊joségarcía ,mx聯合策劃展覽「圖像·時間·界線」。 參與展出的三位藝術家José León Cerrillo(joségarcía ,mx)、Nina... 繼續 -
第二司儀—賀勛個展
2018年5月19日 - 7月1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8年5月19日舉辦賀勳個展「第二司儀」,這是賀勳在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第二次個展。此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最新「並列創作」繪畫系列。並在展場中融入現場裝置、聲音等元素,在視覺、聽覺、多維度的感觀體驗下,將觀者引入一個神秘、充滿儀式感的對話空間。而進入場域的外來者成為了這場儀式的「窺視者」參與其中。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7月1日。 延... 繼續 -
理想的人—陳熹個展
2018年3月24日 - 5月13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布,我們將在 3 月 23 日開啟陳熹個展「理想的人」,這是藝術家於亞洲當代藝術空間舉行的第二次個展。此展延伸以往的創作邏輯,以及他對於繪畫理論、幾何規則與空間構造的關注,陳熹慣於將個人經驗與情感隱藏其創作架構中,藉由虛構的故事和有趣的敘述格式透露他對周圍世界的觀察與反思。展覽將持續至 5 月 13 日。 「理想的人」將呈現藝術家近兩年的動畫... 繼續 -
介質標本—鄭文昕個展
2017年11月11日 - 12月31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布,我們即將於2017年11月11日舉行鄭文昕在A+ Contemporary的首次個展「介質標本」。此次個展將呈現鄭文昕近兩年來的最新實踐,除了發表新系列的繪畫作品之外,亦呈現聲音與影像創作的嘗試。此次的展覽文章,特別邀請策展人楊紫撰寫,更深度的探討本次個展中鄭文昕創作與思維的變化。展覽將持續至12月31日。 個展名「介質標本」概念來自藝術... 繼續 -
業務—蔡回個展
2017年9月9日 - 10月2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7年9月9日舉行蔡回的個展「業務」,這是蔡回在A+ Contemporary的第一次個展。蔡回的創作以影像為主要的實踐方式,此次展出的5件作品環繞「業務」之題腳開展多種的敘事空間,並以旁擊側錄、採訪、跟拍、紀錄、行為等方式呈現業務員的日常銷售行為,以及與顧客之間的交際內容。帶有強烈指涉目地的主題,藝術家所展現的是現實生活空... 繼續 -
海上明月共潮生—戴陳連個展
2017年7月15日 - 9月3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布,我們即將於2017年7月15日舉行戴陳連的個展「海上明月共潮生」。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出身,而後轉入劇場實踐與創作,戴陳連通過對時間、語言和劇場本身的自然展示,質問並反思關於創作方式、展示動機以及作品形態等問題。 本展是戴陳連延續其「家庭劇場計劃」思路下的一次新的實踐,展名「海上明月共潮生」取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藝術家藉由... 繼續 -
過午—姜琤個展
2017年5月13日 - 6月25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正在展出姜琤的個展「過午」,這是藝術家在 A+ Contemporary的第一次個展。姜琤的創作多以意象的隱喻構築一種介乎具體的現實圖像與非真實場景的意識空間,本展由姜琤於2016年及2017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組成,其中多幅形式取材於藝術家早年間創作的小尺幅紙上作品系列「假想體認各法則」——通過反复繪製關於編造的認識論和宇宙觀的... 繼續 -
我不是教你壞,也不是教你詐—林奧劼個展
2017年3月17日 - 5月7日 上海 繼續 -
我如此幸運,還沒失去感知的能力
2016年12月17日 - 2017年2月12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6年12月17日舉行由吳建儒策劃的群展「我如此幸運,還沒失去感知的能力」,參展藝術家包括方璐、黃偉凱、毛晨雨和王不可。策展人透過本展探討了當代生活中一個懸而未決的議題:我們如何能真實地感知這個世界並與自己的感知自洽。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2月12日。 全知敘述者:現在你正在通向感知世界的入口,而隨著你的腳步離彼岸的光線越來... 繼續 -
正確的錯位
2016年10月29日 - 12月11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6年10月29日舉行何意達的個展「正確的錯位」,展覽將持續至12月11日。 何意達的藝術實踐以雕塑裝置為主,其創作過程往往充斥著偶然與可能:意外發現的現成物在無預設的情況下與刻意製作的藝術品整合為一體,而既定計劃與靈光一現的碰撞使得對於現成物利用和改造過程的蘊意超越了物品本身的雕塑性。無論是從雕塑語言,抑或從審美角度來看,... 繼續 -
鮫人之淚
2016年9月18日 - 10月1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很榮幸地即將於九月與香港的非營利組織現在音樂合作,由現在音樂策劃並於上海進行聲音藝術交流展,策展人陳子澂以「鮫人之淚」為主題,呈現兩位香港藝術家姚少龍與卓穎嵐作品,藝術家將於2016年9月18日蒞臨開幕,並同時帶來現場表演。展期將持續至10月16日。 「鮫人之淚」英文展名為”What Potions Have I Drunk of Siren T... 繼續 -
肉身:恐怖谷
2016年7月16日 - 9月4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即將於2016年7月16日舉行由青年策展人楊紫策劃的群展「肉身:恐怖谷」,參展的七位藝術家包括姜琤、李琦、沈陽超、孫文浩、王墒、謝燚與張如怡。此展為A+ Contemporary 的青年策展人專案,呈現青年策展人在觀察同一世代藝術家創作實踐的歸納與分析。楊紫結合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肉身」(... 繼續 -
∞
2016年5月21日 - 7月4日 上海 陳熹出生於1985年,創作以繪畫與動畫實驗性地解構、剖析、重組社會價值觀。動畫是種無極限的敘事手法,撇開學術與哲學化的制式窠臼,身處其中有如對既有體制的逃避,能夠自在地陶醉、迷失於真實與虛幻交織的樂園中。本次展覽以無限大「∞」為概念,將作品間交互作用作為佈展的組織形式,反映出陳熹創作過程中產生的特殊行為。電腦由建模至生成動畫往往需要數十小時運算,其中產生的閒置時間往往被挪用於其它作品繪... 繼續 -
非永久性的標記
2016年5月21日 - 7月4日 上海 彭奕軒出生於1990年,本次個展「非永久性的標記」中,作品取樣自藝術家出生以來歷年的災難畫面,以一抹即逝的白板筆勾勒其輪廓,交織的影像處在隨時消逝的不穩定中,但這些破碎的片段早已聚合成個人影像歷史,更成為深植於每個個體的共同經驗。 90年代普及于大眾的白板,其基底隨時能歸零並具有承載任何影像文本的特性,如同電腦的虛擬畫布,有著此世代獨有的數碼語彙。而白板一般作為過渡性的工具,用來傳遞大量暫存的資訊... 繼續 -
賀勛—農業迷幻
2016年3月12日 - 5月1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6年3月12日舉行賀勛在滬的首次個展「農業迷幻」,這也是在A+ Contemporary上海空間舉辦的第一場藝術家個展。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農耕文明中,文學(民間歌謠)與宗教(祭祀禮俗),累積出了深厚的文化,在此當中,藝術家以創作行為傳達著如迷如幻的感知和無法被實體化的抽象情感。賀勛在這次展覽中,將生澀簡樸的農業文明結合情感... 繼續 -
模型演進
2015年11月21日 - 2016年2月28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5年11月21日下午3 點舉行七位年輕藝術家於上海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首次群展「模型演進 Evolution of Model」,本展由中國知名策展人鮑棟策展,參展藝術家包括蔡磊、陳熹、Cho Mi Young 、高偉剛、季俊、譚天、王鬱洋,展覽將持續至2016年1月17日。 模型(model... 繼續 -
← →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開幕展
2015年8月1日 - 10月31日 上海 現代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著我們的集體和個人經驗,「中國」這個文化巨獸已經逐步的向西方主流話語圈靠攏,形成亞洲藝術圈的主流發展,但是又是在什麼的時空背景之下,劇烈加速度的影響中國藝術「質」的變化。中國已經逐步從社會主義特徵(早期中國藝術往往是通過集體的力量表現出來。如:85新潮,星星畫會,政治波普等。) 轉變為以個人意識為主的表達方式。(創作上重要的感知形式從表現即時性到探尋恆常性的演變,從廣...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