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展覽
-
青煙—李真新作展
2019年12月14日 - 2020年4月5日 北京 藝術家李真在當代藝術界享有盛譽。他的雕塑解決了諸多矛盾統一的因素,其作品不受西方雕塑既有造型語言的束縛,而是在創作上嘗試尋找和構建東方雕塑的話語權。「青煙」系列作品屏棄藝術符號的複雜性,赋予固態化的(雕塑)煙雲,御駕萬千,表現東方哲思的能量與靈氣。而最新青煙系列繪畫作品,用縝密的水墨線條催生一種自我原生語言,幻化为山石、文字,意象無窮,使作品有著自然生成的形態,既獨特又光怪且無限繁殖。 李真「青煙... 繼續 -
眩暈—姜琤個展
2019年11月6日 - 2020年1月1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于2019年11月6日舉辦姜琤個展「眩暈」。此次展覽是姜琤于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第二次個展。藝術家對于展覽空間和觀看視角的構想,使畫作彼此形成如希區柯克影片「迷魂記 (Vertigo)」中的情感邏輯和心理懸疑。藝術家在畫面上呈現出「眩暈」的視覺氣氛,既是對繪畫表現性的回溯,也是對創作意識中直覺與反觀的本質性探索。 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月19日。 繼續 -
風林火山—源自東方的抽象
2019年10月19日 - 12月1日 北京 「風林火山─源自東方的抽象」是亞洲藝術中心「新東方精神」概念系列的最新成果。展覽彙集多位出生於中國大陸,而戰後遷至臺灣地區,並影響臺灣現代藝術史發展的重要藝術家,包括「五月畫會」創始成員李芳枝及重要成員陳庭詩、楊英風、馮鍾睿、莊喆、韓湘寧;「東方畫會」創始成員李元佳及重要成員朱為白、李錫奇;「蘭陽畫會」創始成員王攀元;以及出生於臺灣,後赴日本發展的「自由美術協會」創始藝術家劉生容。透過此展集結,系... 繼續 -
SNOD SIM PARK—金景鴻個展
2019年9月6日 - 10月27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於 2019年9月6日舉辦金景鴻個展「SNOD SIM PARK」。延續自以「人造風景」為主題的系列創作,金景鴻將園林景觀內的枝葉、石瀑、湖水、噴泉等元素解構而後串聯,將此次個展空間建構為一個虛擬的公園場景。 「SNOD SIM PARK」的構想來源於金景鴻的遊戲經歷,以及在遊戲中對非常規化場景的想象。在遊戲 「SimCity」中,玩家通過對模塊元素如... 繼續 -
韓湘寧個展—再現一九六O/不是山水
2019年8月3日 - 9月15日 台北 台灣藝術發展於1960年代正經歷一個劇烈轉變和拓展革新的階段,「畫會」為當時極具代表性的產物,一般最常提及的就屬「東方畫會」及「五月畫會」,而本展正是「五月畫會」代表人物之一韓湘寧個展。兩個主題展區是亞洲藝術中心一館的「再現一九六〇」,以及亞洲藝術中心二館的「不是山水」,分別展現台灣戰後藝術「六〇年代」的特殊表現力,與此一重要藝術家獲得戰後台灣藝壇重要的刺激力量、思想發展,因應時代與旅途的發展所做... 繼續 -
空間/反射—Condo 上海
2019年7月13日 - 8月30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將於2019年7月13日參與第二屆 Condo 上海項目,聯手洛杉磯畫廊 1301PE 及巴爾的摩畫廊 Springsteen,呈現9位藝術家聯展。參與展出的藝術家包括 1301PE 帶來的 Ann Veronica Janssens、Diana Thater、Pae White、SUPERFLEX, Springsteen 的 Alex Ito、B... 繼續 -
不確定的修飾—杭春暉個展
2019年6月20日 - 10月6日 北京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於2019年7月20日舉辦「不確定的修飾——杭春暉個展」。從2015年「繪事物語」,到2017年「不分明」;從2018年「齊物」,再到「不確定的修飾」,藝術家杭春暉不斷地在探討、履新自我的繪畫主題。在他的創作歷程中,每個階段都帶有對傳統的實驗與革新的意指,他的創作態度時刻保持著重塑與深化。東方式的視覺觀念,成為他作品的創作立場—&mdash... 繼續 -
局外人—鄭文昕個展
2019年5月25日 - 7月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於 2019年5月25日舉辦鄭文昕個展「局外人」。這是繼2017年「介質標本」後鄭文昕於A+ Contemporary的第二次個展。此次展覽除了展出一系列延續此前創作概念的最新繪畫實踐,亦著重呈現藝術家首次進行的長卷作品。 長卷作品是藝術家近期對於媒介探索的全新嘗試,提供了一種有別於其常規繪畫尺度的全景式感受。藝術家將朋友圈中已經發生的和過去的事件,在... 繼續 -
物 · 及其動勢—原口典之台灣首展
2019年5月18日 - 6月30日 台北 「物,及其動勢—原口典之台灣首展」是日本戰後物派大師原口典之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展出藝術家根據展覽現場量身製作的21件新作。 延續我們今年一月展出的物派早期核心人物關根伸夫個展,本展藝術家則是「後物派」中「日大系」(日本大學藝術學部)代表人物原口典之,他擅長以工業材料創造富有社會批判性的裝置藝術,在傾向於使用自然媒材的物派團體中獨樹一格。原口的家鄉橫須賀是重工業海港城市,處於出入東京灣的... 繼續 -
李玉雙同名個展
2019年5月16日 - 2020年7月5日 北京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將於2020年5月16日至7月5日舉辦“李玉雙同名個展”,呈現藝術家李玉雙先生最新作品以及早期代表作。本次展覽由方志淩策劃,全面梳理李玉雙先生從藝迄今六十餘年的藝術探索成果,展出涵蓋油畫、水彩、水墨、素描、手稿等形式在內數十餘件作品。作為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一輩藝術家,李玉雙先生是美術界鮮有的堅持以自然為題材、堅持在自然中創作的藝術家。他將寫生視為生活的一部分,理工科的知識結構背... 繼續 -
生逢其時—小林敬生&陳琦作品展
2019年4月27日 - 6月30日 北京 小林敬生,1944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自1997年起擔任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教授,現為日本版畫協會理事。陳琦,1963年生於中國南京,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秘書長。本次展覽不僅是日本藝術家小林敬生在中國境內的首次集中規模展出,也是藝術家陳琦在即將參展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之前的一次系統梳理。... 繼續 -
磅礴:楊識宏作品展
2019年4月3日 - 5月5日 地點 |廣東美術館 「磅礴:楊識宏作品展」是藝術家楊識宏在廣東美術館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繼2015年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個展之後的又一次創作梳理與深度呈現。本次展覽由廣東美術館主辦,亞洲藝術中心為支援機構,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作為視頻提供,王紹強館長擔任策劃,殷雙喜、王端廷、彭鋒擔任學術支持,共計展出二十餘件巨幅畫作,涵蓋藝術家近年來的繪畫創作和文獻史料,包括有關創作之... 繼續 -
神遊:管偉邦個展
2019年3月29日 - 4月14日 北京 藝術家管偉邦以「神游」作為其創作思考的核心,串聯「山林之游」、「時空之遊」和「逍遙之遊」為線索,闡釋多年來的藝術實踐。作為香港藝術家管偉邦在中國內地的首次個展,本展覽展出最新創作的水墨作品二十餘件。 「神遊」,意謂「神遊象外」,即透過藝術創作瞬間將觀者從現實中轉移至藝術家的精神世界,遊歷畫作者與造物者所契合的山水意境。儘管管偉邦作品中的一竹一松,並非是現實的直接再現,但不難發現的是它們都詮釋了藝術... 繼續 -
挽歌:有關懷舊的五種欲望機制
2019年3月22日 - 5月1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9年3月22日舉辦由韓馨逸策劃的群展「挽歌:有關懷舊的五種欲望機 制」,參展藝術家包括陳呈毓、馮山、胡偉、廖逸君和閆欣悅。「挽歌」的目的並非在於撩撥悲觀情緒,而在於觀察及回應當下懷舊熱潮的興起及其緣由。策展人選取攝影、繪畫、影像、雕塑、 裝置、檔案等媒介,構造一個多重時間線索並存的展覽空間。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5月19日。 ... 繼續 -
容—洪祝安個展
2019年3月2日 - 4月7日 台北 「容—洪祝安個展」由獨立策展人TAN Hwee Koon 陳慧君策展,本次展覽也是洪祝安在臺灣的首次個展,現場展出12件作品。 當代水墨畫家洪祝安生於上海,現居新加坡。這次個展以「容」為題,可釋義為包容,表達上海、重慶、雪梨、新加坡對他生活及藝術的影響和理想,這四地恰好都展現海納不同文化的特質,如同河川匯流,大度寬容地把來自各方面影響,揉合成洪祝安獨特的身分認同。「容」亦是他向家鄉無錫... 繼續 -
空相—皮膚:關根伸夫個展
2019年1月12日 - 3月3日 台北 「空相—皮膚:關根伸夫個展」精選關根伸夫2016年的創作及精選手稿共20件(組),作品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展出。 始於1968-70年間的「物派」是日本戰後現代藝術極具象徵意義的團體,尋找屬於亞洲特有的形式,實踐東方哲學的思維以及對於當時西方文化的質疑;「物派」係由本展藝術家關根伸夫,與日韓多位藝術家共同創始。1942年出生於埼玉縣的關根伸夫,於1968年自多摩美術大學油畫系畢業,同... 繼續 -
疏離之境—尹朝輝、尹朝宇作品展
2018年12月15日 - 2019年2月3日 北京 本次展覽由方志淩擔任策劃,較為全面地呈現二位藝術家于近年來關於繪畫的思考與創作實踐。 從尹朝輝近來完成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藝術探索又有了較為明顯的新變化。這種變化首先表現在一種更接近中國傳統韻味的線條。陰柔修長的線條一直是尹朝輝標誌性的視覺形式,但從根本上說,他此前的線條是一種有著嚴謹的「形體」變化的「西式」線條,而他近期的線條卻一步一步從「形體」中解放出來,在向平面化、裝飾化、以及注重線條自身韻... 繼續 -
齊物—杭春暉個展
2018年12月8日 - 2019年1月27日 台北 杭春暉與亞洲藝術中心長期合作下,其作品曾在眾多美術館、藝博會展出,此次首度在台北舉行個展,由麥書菲博士 (Dr. Sophie McIntyre) 策劃,展出杭春暉最新作品20件,並由策展人麥書菲、藝術家杭春暉和姚瑞中舉行講座─「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 策展人麥書菲博士於2013年自澳洲國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學院,亦為獨立策展人;藝術家杭春暉於... 繼續 -
越界—胡為一個展
2018年11月6日 - 2019年1月6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於2018年11月6日舉行胡為一個展「越界」。這是胡為一繼2015年同名個展後,在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第二次個展。胡為一的藝術實踐結合多種媒介,包括攝影、影像、裝置、雕塑和聲音。延續了作品「我靜靜地等待光從身體穿過」,新展 「越界」將傷害、光、制約等元素串聯,而帶來的非常態緊迫感,在不同媒介的交織呼應下,開啟了一個奇幻卻暗含冷厲的交替場域... 繼續 -
古往今來—李真個展
2018年11月3日 - 2019年1月27日 學術主持 |徐天進 主辦單位 |震旦博物館 協辦單位 |亞洲藝術中心 地點 |震旦博物館(上海市浦東新區富城路99號) 震旦博物館攜手藝術家李真,與亞洲藝術中心合作舉辦「古往今來 – 李真個展」,這是李真在上海舉辦的首次個展,也是第一次嘗試與古代佛教造像對話,回溯李真一路以來,從早期傳統佛像到最新雕塑作品的創作歷程,開啟一項跨越時空的展覽。 佛教造像隨佛教由古印度傳入中國,早期受印度犍...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