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展覽
-
計白守黑—楊識宏意識流系列近作展
2017年12月16日 - 2018年3月4日 北京 藝術家楊識宏(b.1947),1968年臺灣藝專(現為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西畫組畢業,70年代末移居美國紐約。楊識宏自1980年代起活躍於紐約藝壇,至今創作不懈,成為繼趙無極、朱德群之後最重要的抽象表現主義華人藝術家之一。1989年獲得美國紐約州州長頒發傑出亞裔藝術家獎,更是首位獲得美國「國家工作室」獎助計畫的華人藝術家。1981年開始撰寫藝術報導和評論文章,闡述西方藝術的發展情況,並發表於紐約《... 繼續 -
鍾泗濱百歲冥誕台灣回顧展
2017年11月11日 - 12月31日 本展為南洋畫派重要先驅藝術家鍾泗濱,百年來首次在新加坡之外所舉辦的大型回顧展。亞洲藝術中心與新加坡藝議藝術顧問公司及集菁藝社畫廊合作,展出1951年至1982年作品,包含油畫、水墨、綜合媒材、鋼筆畫、浮雕、陶器作品,多達40件。 鍾泗濱 ,1917年出生於福建廈門,曾於上海新華藝專修讀,1945年,他離開中國,先至香港與澳門,於1946年落腳新加坡,其後成為「南洋畫派」巨擘之一,是重要海外華人... 繼續 -
介質標本—鄭文昕個展
2017年11月11日 - 12月31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布,我們即將於2017年11月11日舉行鄭文昕在A+ Contemporary的首次個展「介質標本」。此次個展將呈現鄭文昕近兩年來的最新實踐,除了發表新系列的繪畫作品之外,亦呈現聲音與影像創作的嘗試。此次的展覽文章,特別邀請策展人楊紫撰寫,更深度的探討本次個展中鄭文昕創作與思維的變化。展覽將持續至12月31日。 個展名「介質標本」概念來自藝術... 繼續 -
沈克龍:氣象
2017年10月14日 - 11月26日 北京 氣象•漆相 閩地尤風物,山水借景觀。 溪水臨淵,松霧衣襟,四時變化,意韻萬千,仿佛氣象乎? 氣象者,生生不息也。 機樞轉悠,意念起處,皆成胎氣,即是清泉出山,又如雲影隨身;前瞻還顧之餘,打出的都是千年之華文妙彩也。此乃物華天擇之下閩地大漆性徵。 此乃大漆之“大”也。 金陵於我,乃故鄉;閩都於我,是福地。居之從藝二十餘載,三擇其地,一曰:臨水”左海&rd... 繼續 -
清風徐來—管偉邦個展
2017年10月14日 - 11月19日 台北 本展展出管偉邦近作,開幕酒會暨講座邀請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研究員蔡耀慶與藝術家管偉邦,暢談「水墨形式的當代趨向」,重新思考水墨現代化過程中的爭議、認同、精神、期許,與聽眾分享他們對港台水墨發展的觀察,呼應此次個展中這位香港藝術家的認同,並探討水墨發展至今,多元的創作形式有何種能量、背負了何種意義。 藝術家管偉邦(1974,香港),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及藝術碩士,並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修畢... 繼續 -
桃源異景—潘信華個展
2017年9月30日 - 11月5日 台北 本展開幕講座邀請藝術家李真與潘信華,以台語進行講座,一起暢談創作之路與創作精神。 潘信華。 藝術家潘信華,1966年在台東太麻里出生,1991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2011年至2015年間擔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這次亞洲藝術中心的「桃源異景——潘信華個展」,已是潘信華在2017年的第三個展覽,此前在王嘉驥於銀川美術館所策之「聲東擊西&... 繼續 -
業務—蔡回個展
2017年9月9日 - 10月2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7年9月9日舉行蔡回的個展「業務」,這是蔡回在A+ Contemporary的第一次個展。蔡回的創作以影像為主要的實踐方式,此次展出的5件作品環繞「業務」之題腳開展多種的敘事空間,並以旁擊側錄、採訪、跟拍、紀錄、行為等方式呈現業務員的日常銷售行為,以及與顧客之間的交際內容。帶有強烈指涉目地的主題,藝術家所展現的是現實生活空... 繼續 -
山出—卞青個展
2017年8月12日 - 9月24日 北京 鮑棟 在卞青的繪畫中,「山水」既是一種精神性的文化原型,也是一種歷史化的繪畫資源,這兩個維度在他的作品彼此交織,互為隱顯。 在精神的層面上,「山水」是一種象徵性的存在,一種超越實相的理念,可謂之以「道」或「意境」等傳統哲學、美學概念。在這個意義上,卞青的藝術實踐與古人是相通的,都在訴求著一種超出眼前具體現實與個體主觀感覺的藝術。因此,即使他的作品早已超出傳統繪畫媒介的界限,但依然能讓我們體會到一種... 繼續 -
棄路:一位創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
2017年8月5日 - 9月24日 台北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與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7年7月29日在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舉行藝術家高俊宏的個展「棄路:一位創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 。這是睽違多年高俊宏在畫廊的個展呈現,作品涵跨近年《尋找這位女士》、《利豐的折射》、《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與《博愛》等系列作品的重新詮釋,以及新作《大豹:溫帶的邊界》的首次發表。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9月24... 繼續 -
海上明月共潮生—戴陳連個展
2017年7月15日 - 9月3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布,我們即將於2017年7月15日舉行戴陳連的個展「海上明月共潮生」。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出身,而後轉入劇場實踐與創作,戴陳連通過對時間、語言和劇場本身的自然展示,質問並反思關於創作方式、展示動機以及作品形態等問題。 本展是戴陳連延續其「家庭劇場計劃」思路下的一次新的實踐,展名「海上明月共潮生」取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藝術家藉由... 繼續 -
世一場自願非願的遊浮—李真個展
2017年7月1日 - 8月27日 策展人 |吳洪亮 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主辦單位 |台北當代藝術館 本展集結李真1990年代至今的50餘件作品,包含「造化之『不生不滅』—生靈」、「凡夫」及其他系列,也是藝術家首次在台灣正式發表探究人性之不完美及提出對人性進化疑異的系列作品,並呈現最新創作《神經.私設天堂》等。 文/吳洪亮 作為2017年7月1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的李真個展的策展人,我希望帶給觀者尤其是藝術界、學... 繼續 -
不分明—杭春暉2017
2017年6月24日 - 8月6日 北京 在杭春暉的創作歷程中,每一個階段都帶有對傳統的實驗與創新的意味,他的創作態度時刻保持著更迭與重塑。此次展覽呈現藝術家2017年最新作品。 《樂府詩選》中有這樣一句:「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不分明」,將塵霧之下的虛幻,表現的淋漓盡致。古人對視覺的感受非常精微,而對於美的想像,往往流連於「似與不似」之間。這種模糊的意向,是一種詩意、更是一種視角。杭春暉的「不分明」是一種非常當代化的創作方法,隱藏... 繼續 -
可見之光—董大為個展
2017年5月27日 - 7月1日 台北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與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7 年5 月27 日在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二館舉行董大為個展「可見之光」,展覽將持續至2017 年7 月1 日。 色彩作為光的媒介,是觸動情緒與感知的通道;在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中,色彩即是光的本質,也因此化身為「可見之光」。 顏色和邏輯性的創作技法是理解董大為作品的一個重要面向,他巧妙地使色彩、時間與空間充分揉... 繼續 -
過午—姜琤個展
2017年5月13日 - 6月25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正在展出姜琤的個展「過午」,這是藝術家在 A+ Contemporary的第一次個展。姜琤的創作多以意象的隱喻構築一種介乎具體的現實圖像與非真實場景的意識空間,本展由姜琤於2016年及2017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組成,其中多幅形式取材於藝術家早年間創作的小尺幅紙上作品系列「假想體認各法則」——通過反复繪製關於編造的認識論和宇宙觀的... 繼續 -
繪畫的尷尬
2017年4月22日 - 6月18日 北京 亞洲藝術中心與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7年4月22日在亞洲藝術中心(北京)舉行由康學儒策劃的群展「繪畫的尷尬」,參展藝術家包括賀勳、姜琤、李易紋、劉聰、劉夏、王興傑、王雲沖、余果、于瀛。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6月18日。 這不是一個風格展,也不是一個主題展,這是一個關於繪畫問題的展。無疑,當下繪畫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尷尬。繪畫的有些問題... 繼續 -
我不是教你壞,也不是教你詐—林奧劼個展
2017年3月17日 - 5月7日 上海 繼續 -
無盡的抽象—馮鍾睿個展
2017年1月14日 - 2月26日 台北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即將於2017年1月14日舉辦「無盡的抽象 —馮鍾睿個 展」。本次將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台北二館展出 馮鍾睿 1966年至2016年的35件作品,是 馮鍾睿 在台灣最大規模的 個 展。2017年1月14日(週六)開幕酒會當天下午4點,並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舉行「時代,畫會, 馮鍾睿 」講座,邀請沈 揆一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美術史論與批評教授)、安雅蘭(俄... 繼續 -
我如此幸運,還沒失去感知的能力
2016年12月17日 - 2017年2月12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6年12月17日舉行由吳建儒策劃的群展「我如此幸運,還沒失去感知的能力」,參展藝術家包括方璐、黃偉凱、毛晨雨和王不可。策展人透過本展探討了當代生活中一個懸而未決的議題:我們如何能真實地感知這個世界並與自己的感知自洽。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2月12日。 全知敘述者:現在你正在通向感知世界的入口,而隨著你的腳步離彼岸的光線越來...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