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展覽
-
模型演進
21 November 2015 - 28 February 2016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5年11月21日下午3 點舉行七位年輕藝術家於上海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的首次群展「模型演進 Evolution of Model」,本展由中國知名策展人鮑棟策展,參展藝術家包括蔡磊、陳熹、Cho Mi Young 、高偉剛、季俊、譚天、王鬱洋,展覽將持續至2016年1月17日。 模型(model... 繼續 -
再 · 見—葉仁焜個展
14 November - 30 December 2015 台北 本展為亞洲藝術中心為擅長水墨與膠彩的台灣青年藝術家葉仁焜所舉辦的首次個展。在 〈一種鄉愁:關於葉仁焜的繪畫〉一文中,莊偉慈曾經詳盡地介紹葉仁焜和他的傳統媒材與當代表現方式: 葉仁焜,大學與研究所分別畢業自中國文化大學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在學院裡初學水墨,而至研究所時期才開始用膠彩作畫。儘管手上使用的是具悠久歷史的傳統媒材,但葉仁焜的創作從來就不是墨守成規的描摩,他曾說,自學習水墨畫之初,即常常使用... 繼續 -
陳彧凡
31 October - 6 December 2015 台北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5年10月31日下午3點於台北亞洲藝術中心二館舉行「陳彧凡」同名個展開幕式,是中國藝術家陳彧凡在台灣的第一次個展,展覽將持續至2015年12月6日。 陳彧凡的作品圍繞著視覺的結構與意念的強度,並借由物與空間的集與散,構成了他獨特的藝術實踐。作品由點和線組成的平面,面與物構成空間,再以疊加與重復行為發展出時間的線索,這是... 繼續 -
永恆的當下—楊識宏近作展
15 October - 1 November 2015 地點 | 日本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 主辦單位 | 上野之森美術館 協辦單位 | Solar Mirror、亞洲藝術中心、琢璞藝術中心 繼2015年3月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巡迴演講之後,旅美華裔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楊識宏,再度受邀日本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展覽,展出近期氣勢磅... 繼續 -
胡為一
19 September - 24 October 2015 台北 「胡為一」首次台灣個展 重新定義觀看的方式 A+ Contemporary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5年9月19日下午3點於台北亞洲藝術中心二館舉行「胡為一」同名個展開幕式,介紹新生代藝術家胡為一。 胡為一,1990年出生於上海,目前為中國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2015年「華宇青年獎」獲獎者。這個中國具有影響力的青年藝術獎項設立,意味著「青年藝術」越來越受社會關注,也說明獲獎者的潛力備受肯定。這位... 繼續 -
中國色
19 September - 29 November 2015 北京 西方現代性的繪畫開始於印象派的互補色,尤其是塞尚純粹以色彩來造型後,隨後繪畫的冒險主要在顏色上展開,但西方繪畫後來卻走向了黑色與白色的單色繪畫,從而導致了繪畫的危機。中國現代性繪畫開始于黃賓虹晚期與印象派的對話,把黑白水墨引向“墨隱色”與“色隱墨”的渾色,但卻又後繼無人。 現代性藝術乃是讓波德賴爾所言的短暫之物重新煥發出靈暈,如果顏色即是短暫變化的表... 繼續 -
← →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開幕展
1 August - 31 October 2015 上海 現代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著我們的集體和個人經驗,「中國」這個文化巨獸已經逐步的向西方主流話語圈靠攏,形成亞洲藝術圈的主流發展,但是又是在什麼的時空背景之下,劇烈加速度的影響中國藝術「質」的變化。中國已經逐步從社會主義特徵(早期中國藝術往往是通過集體的力量表現出來。如:85新潮,星星畫會,政治波普等。) 轉變為以個人意識為主的表達方式。(創作上重要的感知形式從表現即時性到探尋恆常性的演變,從廣... 繼續 -
不是影像
20 June - 16 August 2015 台北 「不是影像」,繼不是繪畫後的亞洲藝術中心第二個關注現今中國當代藝術變化的展覽。 不是系列,恰恰不是在談當代藝術的是或不是,而是呈現一種面貌╱一種觀點╱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形式。現今的中國當代藝術正在快速地發生變化,不是系列體現了這種變化,記錄了正在發生的狀態。 自1989年電腦發明以後,藝術實踐上連結了電子速度迅速擴展,所有的新材料都進入了藝術。8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一直慣於處在虛擬空間中認識世界﹐... 繼續 -
枕流漱石—當代文人藝術展
20 June - 16 August 2015 北京 石蘊玉而山暉 傳統文人藝術是體現文人意識的藝術。文人意識具有人文和反「人文」的雙重特性。文人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可稱為人文藝術——一種體現出追求生命存在價值的藝術。而文人藝術又最重視洞穿文明的繁文縟節、超越既定的成法定式。這雙重特性,決定了文人藝術必然是自我的,非從屬的,具有人文關懷,又超越凡常秩序。 亞洲藝術中心策劃的此次當代文人藝術展,彙集十多位當今頂尖藝術家之新作。他們的... 繼續 -
沈勤&陳琦作品展
18 April - 7 June 2015 北京 一千個沈勤一千個陳琦 錢大經 當今畫壇,只要一有畫者成功(名譽或市場),立即會吸附起一層又一層理論裝飾,運作包裝的塵埃,這種華麗而惰性的霧霾,弄得大家看他們面目不清,總覺得是千人一面。前一時間,曾讀見一本刊物的雙幅首頁,赫然一排當紅藝術家合影。精美版面上,藝術家們無一例外的衣著入時,站姿炫酷。其實圈內熟悉者都清楚,他們實在是大不相同,或張揚、或頹廢、或沉靜、或柔和,各是各的成就,各是各的面貌。還有... 繼續 -
不是繪畫─關於繪畫邊界的探索
31 January - 29 March 2015 台北 藝術家 | 陳彧凡、董大為、李姝睿、李易紋、馬樹青 本展聚集五位各具風格及備受國際矚目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陳彧凡、董大為、李姝睿、李易紋和馬樹青,展覽旨在探討「繪畫」在當代語彙中的各種可能性,將繪畫延伸和再闡釋,「繪畫」不單純是「繪畫」,但也是「繪畫」,也許是突破二維空間的載體、亦或是方法論的轉變,挑戰觀看的姿態、推展繪畫的界線。 「不是繪畫,這個「... 繼續 -
荒徒—李真凡夫系列首展
18 November 2014 - 15 March 2015 北京 策展人|殷雙喜 特邀評論|孫振華、唐堯、劉禮賓、何桂彥、黃海鳴 李真作品中的人物,在天堂與地獄之間沉浮,如同歌德的《浮士德》,在神與魔之間糾纏拷問,對人類心性迷失在現代社會的物欲洪流中進行了嚴峻的審視與反思。 ─ 策展人,殷雙喜 熟悉了李真作品的墨黑外表和既重又輕的創作理念之後,觀看李真雕塑同他一起追求精神愉悅,已...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