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展覽
-
荒徒—李真凡夫系列首展
18 November 2014 - 15 March 2015 北京 策展人|殷雙喜 特邀評論|孫振華、唐堯、劉禮賓、何桂彥、黃海鳴 李真作品中的人物,在天堂與地獄之間沉浮,如同歌德的《浮士德》,在神與魔之間糾纏拷問,對人類心性迷失在現代社會的物欲洪流中進行了嚴峻的審視與反思。 ─ 策展人,殷雙喜 熟悉了李真作品的墨黑外表和既重又輕的創作理念之後,觀看李真雕塑同他一起追求精神愉悅,已... 繼續 -
複調的詩學—楊識宏個展
25 October - 7 December 2014 台北 楊識宏,最重要的華人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之一,1947年出生,1979年移居美國。2014年亞洲藝術中心年度大展《複調的詩學-楊識宏個展》於台北一館與二館空間舉辦,分別以「時光刻痕」、「當代視域」呈現他不同時期的創作軌跡。 台北一館∕時光刻痕 「時光刻痕」蒐集楊識宏70、80、90年代的早期重要作品,包含他年輕時的攝影,這些老照片捕捉了著名藝術大師的身影,更特別呈現他80年代踏入紐約這個都市叢林所開... 繼續 -
截選自—沈昊 2014 個展
20 September - 19 October 2014 北京 當記憶中的事物都褪去色彩,當昔日的景象不復存在,當留存的建築物喪失了原有功能。時間的持續與靈光的衝撞,將達成永恆的短暫記錄!本展為對於這一系列問題的疑問,讓我們在藝術家沈昊的作品中找尋答案。 「為物畫像」是沈昊作品中始終不變的命題,這一命題的初衷是源于沈昊認為「最卑微的事物之中潛藏著最無防備的真實」。現實中的普通事物,抑或斷壁殘垣的廢墟建築,經過他獨具匠心的經營和長時間的錘煉,都能成為他筆下的敘述... 繼續 -
迷牆—應天齊個展
19 July - 17 August 2014 台北 應天齊:三次進入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藝術家 應天齊於2011、2012、2013年連續進入藝術最高殿堂「威尼斯雙年展」,獲得好評。此次展覽展出近期15件作品,包含揚名威尼斯的【世紀遺痕】系列與最新創作【遭遇蒙德里安】系列。近年來熟悉應天齊的人多是關注其【世紀遺痕】系列油畫,無論哪個系列,應天齊總是對古建築、對「牆」有研究的興趣,因而將本展覽定名為《迷牆》。 .沿著牆,從《西遞村》走到《世紀遺痕》、《... 繼續 -
微象亦無形—瞿倩梅新作展
26 April - 8 June 2014 北京 讀瞿倩梅的作品,首先被她作品中所具有的磅礡氣勢所震撼。厚重的高嶺土,幾百斤重的方鋼鐵柱,同時佐以大漆、麻繩、普洱茶湯等自然材料,所有這些構成了她畫面的主體。瞿倩梅在畫面中創造了一種介於繪畫和雕塑之間的第三空間,巨大的畫面和複雜的肌理,以及豐滿的藝術語言,給人以震撼的視覺衝擊力,並賦予作品的主題和內容以鮮明的觸感。本展呈現藝術家近年來的最新創作,聆聽多種材料共同奏響的一曲雄渾厚重的交響樂章。 接受多... 繼續 -
即體成形—鄭重賓與他的水墨媒介
5 April - 4 May 2014 台北 2012年,美國德州的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為了慶祝學校滿100周年,特別邀請美國一位以空間和光線為創作素材的當代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B.1943),創作 Twilight Epiphany。其建築與自然光線的運動相呼應,根據自然光的變化在屋頂上投射不同色彩的人工燈光,而透過天花板上的天窗望向天際,藍天白雲也恍惚成為一幅鑲在窗框上的畫。 特瑞... 繼續 -
隨心所欲—任戎2013
21 December 2013 - 31 March 2014 北京 頭髮飄逸、開口微笑的人形,肢體充滿動感,自由舞動,身體延伸出植物的枝葉根莖,開出花朵……這些奇異的「人-植物」形象,是任戎獨創的混種生物,亦是東西方文化在留德多年的任戎身上混血而生的必然產物。任戎如同煉金術師一般,將生物的元素拆解重構,創造出各種超現實的生物,看似天馬行空,恰又體現了「萬物同源」「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本展呈現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綜合媒材紙藝、雕塑作品,帶... 繼續 -
乘物 · 遊心—董小蕙 2013 新作個展
21 December 2013 - 26 January 2014 台北 2024年1月籌辦的「共振」展覽,象徵著亞洲藝術中心長期關注國內外當代藝術發展的階段性成果。我們不僅回應當代藝術最多元的思辯潮流,亦試圖在眾多合作藝術家當中爬梳能夠相互對話、銜接的脈絡,以期望在不同的文化體系與創作生涯之中,透過視覺藝術的靈光探詢某種具備普世性的人文價值。 這本別冊與這篇序寫於展覽結束之後,我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紀念與錨,紀念必然是此次展覽難得的國內外藝術家的交流,象徵亞洲藝術中心階...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