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展覽
-
華人藝術紀—李真文獻展
2013年12月28日 - 2月28日 台北 備受矚目的華人藝術家李真,近來頻繁於全球曝光,2013年於巴黎凡登廣場展出廣場歷年來最大型雕塑個展,備受國際媒體關注,近來又成為Discovery頻道所拍攝的重要藝術家之一,為世界呈現藝術創作背後的華人新力量。為了讓台灣的藝文愛好者更了解藝術家李真崛起的背後故事,2013年12月28日起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特別舉辦《華人藝術紀》-李真文獻展,現場彙集專業攝影師吳鈺山快門下的李真創作過程與國際大展,... 繼續 -
隨心所欲—任戎2013
2013年12月21日 - 2014年3月31日 北京 頭髮飄逸、開口微笑的人形,肢體充滿動感,自由舞動,身體延伸出植物的枝葉根莖,開出花朵……這些奇異的「人-植物」形象,是任戎獨創的混種生物,亦是東西方文化在留德多年的任戎身上混血而生的必然產物。任戎如同煉金術師一般,將生物的元素拆解重構,創造出各種超現實的生物,看似天馬行空,恰又體現了「萬物同源」「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本展呈現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綜合媒材紙藝、雕塑作品,帶... 繼續 -
乘物 · 遊心—董小蕙 2013 新作個展
2013年12月21日 - 2014年1月26日 台北 2024年1月籌辦的「共振」展覽,象徵著亞洲藝術中心長期關注國內外當代藝術發展的階段性成果。我們不僅回應當代藝術最多元的思辯潮流,亦試圖在眾多合作藝術家當中爬梳能夠相互對話、銜接的脈絡,以期望在不同的文化體系與創作生涯之中,透過視覺藝術的靈光探詢某種具備普世性的人文價值。 這本別冊與這篇序寫於展覽結束之後,我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紀念與錨,紀念必然是此次展覽難得的國內外藝術家的交流,象徵亞洲藝術中心階... 繼續 -
觀幻—潘信華個展
2013年10月19日 - 11月17日 台北 傳統語彙再生的疏離與趣味:《觀幻》─ 台灣代表性當代水墨藝術家潘信華新作個展。 水墨繪畫的歷史源遠流長,是東亞地區獨特的藝術形式,中國文人繪畫的代表。然而,隨著20世紀末的「全球化」趨勢,藝術家不斷探尋水墨畫如何向現代嬗變。當代水墨作為一種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觀念融合的當代藝術表現語言,涉及的層面除了媒材和形式以外,還背負了文化身份與民族認同的情感,是近兩年藝術界關注的焦點,重要的美術機... 繼續 -
平視—孫遜 2013 個展
2013年9月27日 - 10月13日 地點 |貴陽美術館 當畫畫成為一種習慣 蔣嶽紅 初識孫遜和他的畫, 是七八年前。彼時的我, 聽言觀畫, 就好似眼見著一個被貼著根正苗紅標籤的學子, 宅在好生讓人羡慕的美院裡, 兜兜轉轉了好些年,終於打點背包,懷揣自己“ 為中國人造像”,或者說是“ 為身邊形形色色人等造像”的理解和打算, 出門行走。儘管江湖於他, 不論中外, 都當然陌生, 但他的打量和... 繼續 -
臻 · 度—張國龍2013
2013年9月21日 - 11月20日 北京 當畢卡索將樂譜、報紙碎片拼貼到畫面中,把混合在一起的沙子、木屑及顏料繪於畫布上從而創造另一番藝術視覺效果時,綜合材料繪畫的大門已向我們打開,這讓人們的關注點從繪畫的觀念、意義擴大至材料的物質性與材料所傳遞的情感,材料的使用成為藝術家抒發情感的管道,一方面構成了畫面整體,有極大的多解性,另一方面拓展了藝術邊界,豐富了藝術語言,使二維的平面繪畫在起伏變化之中具有立體感與視觸感。在張國龍的作品題目中常常... 繼續 -
李真2013巴黎凡登廣場大型雕塑個展
2013年9月3日 - 9月29日 主辦單位 |亞洲藝術中心、Global Art Center Foundation 協辦單位 |Annie Minet Luc Merenda 合作 |COMITE VENDOME 贊助 |長榮集團、Mauboussin、Park Hyatt Paris、Event Parther、Strategic media partner 地點 |巴黎凡登廣場(旺多姆廣場)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凡登廣場(旺多姆... 繼續 -
智慧失能—廖堉安個展
2013年8月3日 - 9月1日 台北 廖堉安,1979年出生於台北,2002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03年仍是研究所一年級學生的他,即以三幅《鳥人》自畫像一鳴驚人奪得台北美術獎首獎,獲得學術界一致好評,不盲目跟隨裝置藝術的潮流持續以繪畫為創作手法的堅持早已宣示了他將開創一條和同世代藝術家不同的藝術道路。2005年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在學期間已舉辦過數場個展:2003年的《自以為是…》於台北新樂... 繼續 -
夢境邊緣—高行健個展
2013年6月29日 - 7月28日 台北 本展展出十六件新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以「畫家」身分,用水墨創作告訴我們,他在黑暗中看到了什麼畫面。 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集小說家、劇作家、畫家、攝影師、電影及戲劇導演之身分於一身。2000年獲得百年以來第一次頒給華人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世界為之喧騰。瑞典科學院對高行健作如下評價:「具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曾任中國社會... 繼續 -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大型獨立項目—文化 · 精神 · 生成
2013年6月1日 - 11月24日 藝術家| 蔡國強、葉永青、尚揚、莊喆、徐冰、沈克龍、李真、周春芽、楊識宏、應天齊、張國龍、黃致陽、瞿倩梅、黃鋼、張洹、張方白、鄭重賓、華慶、韓濤、李象群、黃心健、毛栗子、耿旖旎、范婭萍、楊帆、劉正勇、侯曉威、孟思特、蘇軻、張巍、文武、黃學斌、拆了旅行社、張凱、方力鈞 地點| 威尼斯莫拉宮殿、威尼斯馬賽洛宮殿 亞洲藝術中心受邀成為歐洲「全球藝術中心基金會」唯一策略合作夥伴,攜手推出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大... 繼續 -
廢墟之殤—應天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歸來
2013年4月27日 - 5月26日 北京 走出西遞村,應天齊敞開自己的視野,從版畫創作、材料繪畫到大型裝置,他所關懷的由村落與建築本身上升至人文文化,從而創作出更為宏大的題材:世紀遺痕與廢墟之殤。不管是材料繪畫、裝置,還是行為藝術,應天齊向我們展示了一位藝術家對藝術的孜孜以求和對社會責任感。 作為長期關注中國建築及廢墟文化的藝術家,2012年應天齊以《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為主題,受邀於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舉辦個展,由中國著名批評家、策... 繼續 -
宇宙洪荒—鄭麗雲個展
2013年3月2日 - 3月31日 台北 旅美藝術家鄭麗雲,195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獲紐約州立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合約畫家、文化大使,其作品展於世界各國的美國大使館,其中三件作品已是美國聯邦政府的永久典藏。本展展現鄭麗雲近年的十幾幅油畫新作,其取材自水、土、風、火等四大元素的創作,捕捉自然界的各種色相和意象,帶領觀者投身廣袤的宇宙大氣,感受其中的騷動與自由。 作為藝術家,鄭麗雲最了解藝術的本質是混亂的,但其實這是一... 繼續 -
無限—毛栗子個展
2013年1月12日 - 2月6日 台北 毛栗子,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七、八十年代中國星星畫會的領銜人物,他改變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引領中國畫壇脫離文化革命僵化的符號、走上自由繪畫之路。毛栗子巡迴個展精選近年重要創作,甫結束中正紀念堂的個展,旋即至下一站亞洲藝術中心台北大直二館展開「無限:毛栗子巡迴個展」。本展展現毛栗子近年的十幾幅新作,他在繪畫上表現得無拘無束,在偶然與自然、過程和結果相遇時保持其連貫性和完整性,並巧妙把握住了顏料在畫... 繼續 -
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統覽 · 微觀」—莊喆個展
2012年12月15日 - 2013年1月6日 台北 莊喆,1934年生於北平,父親為已故書法家、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莊喆對書畫藝術的才情來自家學淵源,師大藝術系畢業後加入「五月畫會」,開始推動「中國文人畫傳統」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結合。今天,台灣繪畫之所以呈現你我所見的當代風貌,莊喆彼時所領軍的現代化運動,功不可沒,同時他也是繼旅法的趙無極、朱德群之後,華人抽象藝術界中重要的一員。 一直以來,莊喆強調自己作品中的繪畫表現性,他以「抽象」統... 繼續 -
光/墨—鄭重賓個展
2012年11月24日 - 2013年2月3日 北京 光 ∕ 墨 「我住在加州,那裡的陽光有種神奇超然的質感……我甚至覺得可以觸摸得到這光。它是灑下來的,連影子也如此。當我說可以感受到這光裡面的物質時,就是這個意思……」 欣賞藝術家鄭重賓作品所帶來的體驗,非筆墨所能形容的,讓人即熟悉又陌生,甚至感到有些與現實對立的矛盾。黑白的色調、半透明感與水墨畫這種傳統媒介有關的美學,魅力永存;暗淡和光亮的顏... 繼續 -
微觀浩室—沈昊個展
2012年10月13日 - 2013年2月3日 北京 微觀浩室 隨著亞洲藝術中心於2012年八月舉辦的以「龍」為主題的當代青年五人展─「畫龍點睛(“Finishing Touch” – Five Contemporary Young Artists Exhibition) 」之後,清新的展覽風格與藝術家極具創意的繪畫表現,獲得許多藝術愛好者的關注與支持。十月,亞洲藝術中心(北京)正式推出代理藝術家沈昊的首度個展─「...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