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即將於2017年1月14日舉辦「無盡的抽象—馮鍾睿個展」。本次將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台北二館展出馮鍾睿1966年至2016年的35件作品,是馮鍾睿在台灣最大規模的個展。2017年1月14日(週六)開幕酒會當天下午4點,並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舉行「時代,畫會,馮鍾睿」講座,邀請沈揆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美術史論與批評教授)、安雅蘭(俄亥俄州立大學傑出講座教授、美術史教授)與馮鍾睿對談。展覽持續至2017年2月26日。
馮鍾睿,今年83歲,出身中國河南省、成長於台灣、蟄居舊金山四十多年,50年代末以抽象水墨為革新的起點,近年作品厚實粗獷,銘刻人生閱歷。本展是亞洲藝術中心繼2016年「1960-台灣現代藝術的濫觴」群展的延續,再以個展呈現馮鍾睿跨越半世紀的創作,進一步審視馮鍾睿在台灣畫會大時代中的開創性意義,以及創作至今的演變。
1960年代的台灣年輕藝術家組織畫會風行一時,馮鍾睿所加入的「五月畫會」是當時鋒頭最健的畫會之一,畫友們頻繁交流新觀念,將繪畫技能提升到創作觀念的論辯層次,此時也正是戰後現代性在台灣逐漸成熟的年代。現代性在台灣啟始得早,與台灣複雜的身世和地理位置有關,因此台灣藝術發展相對於其他華人地區,率先在戰後15年蛻變出新的面貌。對這輩藝術家而言「現代性究竟是什麼?」始終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或有各自的詮釋;對這些漂泊來台的外省人而言,他們共同的生命經驗是因戰亂而逃離中國轉而到台灣定居,同時在台灣接收美國的藝術新潮,或許可以「揣懷著失土或身在異地的漂泊經驗,激發出他們抗衡傳統的能量」概括,進而認識其時代精神如何統馭一個世代藝術創作者的觀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