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飄逸、開口微笑的人形,肢體充滿動感,自由舞動,身體延伸出植物的枝葉根莖,開出花朵……這些奇異的「人-植物」形象,是任戎獨創的混種生物,亦是東西方文化在留德多年的任戎身上混血而生的必然產物。任戎如同煉金術師一般,將生物的元素拆解重構,創造出各種超現實的生物,看似天馬行空,恰又體現了「萬物同源」「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本展呈現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綜合媒材紙藝、雕塑作品,帶領觀者走進任戎的世界,探尋那些隨性線條背後的生命奧義。
1986年,任戎留學德國,進入德國杜塞爾多夫國立美術學院學習。海外的生活使任戎接觸到很多德國藝術家、哲學家與音樂家的作品,在被西方現代藝術包圍的環境之中,他反觀自身,試圖找尋屬於他個人最獨特的藝術印記。成長在膠東半島的任戎,童年時期常常爬山下河,與大自然親近,並對逢年過節時祖母剪制的窗花印象深刻,甚至沉迷其中。對自然天地的熱愛與思考奠定了他創作的主題,記憶裡兒時手工的樂趣促使他將剪紙藝術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而在德國的多年生活也將西方文化自然而然地植入他的思維方式……任戎站在東西方文化的交界處,從兩端汲取靈感和營養,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符號。
不論是東方神話中的龍、鳳、麒麟等神獸,還是西方神話中的獨角獸、獅鷲,都是從不同的現實生物中混合臆造出來的,例如中國人最為親切的民族圖騰「龍」,便集結了九種動物的征貌。它們存在於傳說之中,是古人透過多種生命形象的複合「雜交」出來的物種,並被賦予不凡的神力。任戎作品中的形象,或是呈現亦男亦女的雌雄同體特徵,或是人身上生長出植物,或是魚與蝴蝶擁有人的面孔、人如昆蟲一般擁有四五隻胳膊……這些結合西方現代藝術的自由造型所創造出來的形貌怪異的混種生物,即是一種「雜交」概念的延伸,一種集意志與能量之大成的生命原型,呈現著生命本能張揚與活力。這與中國傳統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剪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可用最簡明的線條表達複雜的寓意和情感。完全隨心所欲的剪紙過程,給任戎帶來一種暢快之感,而這樣隨性剪出的作品,恰又體現出了他強烈鮮明的個人性格。剪紙的單純性和鏤空的特點,令任戎可以有更多形式上的開拓與發揮,他將其與攝影、繪畫、拼貼等形式結合,「玩」得不亦樂乎,創造出自己的「綜合媒材紙藝」。任戎的水彩系列作品中,他在剪紙作品上著色,特殊的裝裱手法,使背景上產生了剪紙的投影。繽紛的水彩與沉默的陰影靜置於框內,一靜一動的強烈對比,卻又和諧為一個整體,帶來空間的對話。在任戎最新的作品中,這種對話不再是沉默的,而是如同百家爭鳴一般,有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如其中的一幅作品《生生不息》,畫作由三部分拼接而成,兩邊為藍色邊條,中間部分深色的混種生物剪影躍動於如古籍一般的淺黃色背景之上,整體看來作品如同一幅裝裱完整的古畫。當觀者近距離觀看作品時,卻被拉進了另一個世界:如泛黃書頁的背景,其實是古代人物白描畫譜的拼貼,而藍色背景部分是由有關近現代歷史的黑白照片拼貼上色而成?——背景內容與畫面主體之間,在藝術家刻意為之的錯亂時空裡進行一場激烈對話。就在觀者沉浸於這樣的對話之中時,才猛然間發現這些剪紙的形象中,隱約露出人物凝視觀者的眼神——藝術家將自己的形象隱在他所創造的符號之中,直直看向觀者,讓人為之一怔。這種畫面內外的對話,讓觀者感受到藝術家強烈的個人意識——他的符號就是他自己。任戎一直在創作中保持這種強烈的個人意識,並將他因廣泛的閱讀興趣而涉獵的由古至今、涵蓋東西的大量資訊博採眾長,融入到他的藝術語言之中。
剪紙藝術是平面的藝術,任戎卻不將創作的維度局限於平面之中,他結合剪紙形象,創作了凸版版畫與鐵雕、不銹鋼雕塑作品。任戎在鐵雕作品裡隨心所欲、千轉百回的線條與造型,和他所選擇的堅韌的鋼鐵材料的並置,由此而產生的“剛柔相濟”;天然的鏽跡斑斑的雕塑表面,與日新月異的生活環境,本身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任戎還引導著作品與公眾之間的對話,在他的大型鐵雕作品中,除了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震撼,同時可以讓人觸摸、聆聽。他將鐵質鼓槌掛於作品之上,觀者可以取下鼓槌敲擊作品,不同的角度可以敲擊出不同的聲音,展覽現場便如同音樂會一般,不僅看到藝術,還能「聽」到藝術。任戎的不銹鋼雕塑,通過剪紙造型的銳利邊緣與不銹鋼的冰冷質地,給人一種刺痛的感覺,試圖表現日漸品質化、精緻化的當下生活裡人們的冷漠疏離,引人反思。
不論是綜合媒材紙藝,還是雕塑作品,都是他對個人意識表達探索所採用的媒介,對於任戎來說,關注生命本身才是他創作的核心。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任戎,對宇宙天地有著無盡的幻想與熱愛,他所創造的超自然生命,既是他如莊周夢蝶一樣對自己內心的另一種形式的描繪,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種期望。他希望自然萬物能隨心所欲,暢遊於天地之間;也期望自己可將心中對生命的強烈欲望,自由書寫於創作之中,在創作之路上也能隨心所欲、不受限制。 本展邀您共同「對話」任戎,感受他那些「隨心所欲」的混種生物之中,東方精神與西方造型所碰撞出的火花,以及共存於人們心中的,對生命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