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蔡國強、陳界仁、朱德群、莊喆、侯俊明、黃鋼、郭振昌、朱銘、李真、李山、郎靜山、呂勝中、潘公凱、邱世華、王懷慶、徐冰、葉永青、楊英風、趙無極、展望(按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列)
亞洲藝術中心【沉積–新東方精神】(Accumulations—The Spirit of the East)主題展覽於8月2日至8月31日展出,此次展覽是2008年度亞洲藝術中心最重要的展覽,也將是藝術界最受矚目的一次展覽,並由雙策展人:前德國慕尼克維拉斯托克美術館(Villa Stuck Museum, Munich)館長Jo-Anne Birnie Danzker,及前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紐約古根漢姆美術館亞洲部顧問楊心一博士共同策展。此次參展的藝術家有:蔡國強、陳界仁、朱德群、莊喆、侯俊明、黃鋼、郭振昌、朱銘、李真、李山、郎靜山、呂勝中、潘公凱、邱世華、王懷慶、徐冰、葉永青、楊英風、趙無極、展望共20位著名且具指標性的華人藝術家,展出他們20餘件最新及代表性作品。這些藝術家代表了華人藝術在世界藝壇的傑出表現、獨創美學和深刻的藝術理念。
【沉積–新東方精神】展覽試圖追尋並挖掘華人藝術家在二十世紀中汲取中華文化活力並轉換成他們的個人美學及創作風格。二十世紀是中華民族最震盪的歷史時刻: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六七十年代文化運動的推廣、八十年代消費主義的影響、九十年代全球化的擴張,直到現在地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相互融合,因此,這個展覽不只是展現華人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也試圖藉此展現這些藝術家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元素,包括文人畫(山水及花鳥畫)、庭園、家俱、四大發明、功夫、佛、道、禪、民俗工藝等不同層面,賦予當代的語彙進而呈現一種有別於西方的獨特東方思維及內涵。雖然這些藝術家生活、學習、創作與差異極大的時間段和地域,但他們共用的中國文化影響已深入具體的反映在各個藝術家的作品中,以他們選用的題材、技巧、材料體現出來,也就是說中國文化在他們的作品中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化、形象化後的美學理念。藉由此展覽將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集合起來,提供國內觀眾第一手難得的機會觀看這些作品,並藉以瞭解華人藝術家在全球藝壇的獨特性和原創性。
通過此次展覽相信我們會瞭解二十世紀歷史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及他們如何利用這種局勢作為創作的動力,不斷的發展自己的藝術,在他們二十世紀歷史變動和全球化的磨合中尋找到了一種既中國又全球,既地域又開放的藝術語言,同時也豐富了中華文化在二十世紀的藝術面貌。
通過【沉積–新東方精神】展覽我們希望找尋出在這群藝術家作品中共同的「潛意識」,這個「潛」意識是共同的:中國的,也是個人的。從這我們可以發現,華人藝術家的藝術根源,藝術差異和時代性。我們會驚呼,華人藝術家除了全球消費文化社會政治圖騰外,還有更適於華人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和藉由藝術所傳達的時代性,演繹時代所賦予這些藝術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