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昌2009個展 : 2008年前後—浮 · 動 ·

28 March - 26 April 2009 台北
郭振昌於一九四九年出生在台灣鹿港,自八○年代始以強悍霸氣的線條書寫譏諷古今人物對照,犀利地揭露台灣當下社政紛擾與文化現象,發展出個人獨特的辨證觀點。他慣用的厚重鮮豔黑色帶狀線描、華麗駁雜的拼貼重疊造像、源於台灣民情的傳統神話與風俗民情,集結成一幕幕極具視覺張力的繽紛台灣。而在畫布的單一平面中,郭振昌壓縮了古今的時空距離,並置中外文化的矛盾與衝突,周遊在多重時空文化的無限可能,調和出嶄新的藝術語彙。他的畫作承載強烈表現主義的繪畫風格,帶有濃厚的歷史氛圍與當代內涵,同時一貫以當下為觀察的切入點,帶有高度的自覺性與實驗精神,探究台灣現象背後的集體心理結構。畫作成為郭振昌表現社會關懷的載具,對台灣當今現象拋下擲地有聲的觀察、想像與批評。
 
不同於冷眼旁觀的抽離審視,郭振昌試圖貼近民情,用他細膩的觀察與刻劃,進行一場場藝術社會學考究。他所用的後現代式繪畫技法恰如其分地描繪台灣文化的駁雜與多元,反映當代,也見證發展。而他近年來開始使用的「氣球」意象,成為他描繪台灣當下的新指涉語彙。在2007年的新作《圖騰與禁忌–浮動》中,畫中人物身體的劇烈動作,反襯氣球有氣無力的視覺意象,也間接指涉台灣社會浮動、焦慮又無可奈何的集體心態。郭振昌輔以創新的繪畫意象,大師般鬼斧神工的技法精準刻劃台灣人心的動態情狀。在社會局勢浮動焦躁的當下,且讓郭振昌鮮豔華麗又穩重大氣的筆調,為台灣浮動不羈的人心,定下一個平心靜氣的錨,找尋到隱藏在個人內心深處中斯土斯民的台灣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