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由現任武漢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擔任策展人,是朱偉在台灣的首次個展,亦是進一步拓深2014年亞洲藝術中心北京「釋放未來: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的研究,從18位參展藝術家中,邀請來台舉辦個展的藝術家。
1980 年代中期的中國正經歷著文化批判的社會熱潮,當大量新銳藝術家用油畫來做「政治波普」和「諷刺現實主義」作品時,朱偉已選擇透過傳統工筆技法來呈現自己軍旅生活的記憶。策展人魯虹針對這次個展所撰寫的〈序〉中,提到朱偉與其他後’89崛起的畫家不同之處,即是他精準掌握了傳統技法與現實的結合,轉化為個人語言:「在中國當代藝術界,朱偉的創作面貌是非常突出的:一方面他仍然運用的是傳統工筆畫的媒材或相關勾線與染色技巧;另一方面他又大膽超越了傳統工筆畫的藝術圖式與造型套路,直接從現實中轉換出了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全新圖像與畫面構成方式。毫無疑問,正是往來於傳統和現在之間才成就了他的藝術。」
此次展出作品包含朱偉近10年的創作。其中,《帷幕》與《水墨研究課徒》系列新作承襲了藝術家慣用的大紅帷幕符號,但相較於早期作品中喧鬧生動的豐富畫面,新作手法明顯更加成熟,元素卻走向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強烈的隱喻氛圍。
始終敏銳關注當下的朱偉認為,紅色帷幕暗示著近代中國一種特殊的集體意識,在這大環境之中,任何事物皆無法迴避其社會現狀與現實基礎。而朱偉最新雕塑《中國,中國》,即眾多無眼無嘴的「人面動物」,其實暗示了一些中國人的實際生存狀態,他們千人一面,顯得十分麻木與遲鈍。朱偉的作品強調「人性」的重要實質,而不是所謂的「政治情結」,他曾說:「我畫我的世界,我自己的經歷,你只要睜眼看看北京的任何一條街道,看看報紙,看看電視,就會發現我畫的全都是那兒的東西。」
從描繪外在日常到集體內心狀態,朱偉始終不離對社會的關注,同時他也堅定地認為今天發生的一切,都可以在傳統中找到原型,這成為他援引古典的思想基礎,而這也的確是歷史與當下的聯繫。此次藝術家亦帶來《開春圖冊頁》,鮮紅欲滴地果實,也許正反映了朱偉內心某種桃花源式的想望。
關於藝術家
朱偉(生於1966年,北京),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現工作生活於北京。個展包括「朱偉」(亞洲藝術中心,台北,2016),「朱偉2014-2015跨年展」(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2014),「朱偉」(今日美術館,北京,2013),「朱偉個展」(新加坡當代美術館,新加坡,2013)。群展包括「中國8—萊茵魯爾中國當代藝術展之傳統在當今—水墨畫和書法」(蓋爾森基興藝術博物館,德國,2015),「新工筆:中國當代水墨巴黎—北京,中國當代藝術展」(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視覺藝術中心,科羅拉多州,2015),「回顧展—重訪中國當代藝術」(新加坡MOCA當代美術館,新加坡,2015),「釋放未來—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4),「1980–2014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合美術館,武漢,2014),「改造水墨—新的歷史觀」(金陵美術館,南京,2014),「工筆新語—2014 新工筆畫邀請展」(江蘇省美術館,南京,2014),「寧靜致遠—中國當代工筆六人展」(深圳美術館,深圳,2013),「北京—貝爾格勒」(南斯拉夫歷史博物館,貝爾格勒,2013),「中國—東歐:中國當代藝術新景象」(馬其頓國家當代美術館,史高比耶,2013),「格物致知—中國工筆畫的當代表述」(中國美術館,北京,2013),「再水墨:2000–2012 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今日美術館,北京,2013),「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巴黎大皇宮博物館,巴黎,2013),「再水墨:2000-2012 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湖北美術館,武漢,2012),「中國文人藝術展」(紐約亞洲藝術週,紐約,2012),「面對面」(特拉維夫美術館,特拉維夫,2011),「Roundabout」(威靈頓市立美術館,威靈頓,2010),「傳統與轉型:近期館藏中國藝術品展」(威廉姆斯大學美術館,麻塞諸塞州,2010),「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北京,2009),「北京•哈瓦那—中國當代藝術展」(古巴國家美術館,哈瓦那,2009),「今天的中國」(比利時皇家博物館,布魯塞爾,2008),「北京—雅典,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希臘國家當代美術館,雅典,2008),「中國當代社會藝術展」(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莫斯科,2007),「中國水墨文獻展」(南京博物院,南京,2006),「看不見的風景:近期館藏展」(亞洲藝術博物館,舊金山,2006),「思考的糧食藝術展」(艾斯利普美術館,紐約,2004),「巴黎—北京 中國當代藝術展」(皮爾•卡丹藝術中心,巴黎,2002),「Reyes現代中國畫藏品展」(牛津大學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牛津,1996)。
關於策展人
魯虹,1954年生,江西省黎川縣人。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現任職於武漢合美術館執行館長,擅長中國畫、美術理論。曾任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學院與湖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深圳美協副主席、深圳市宣傳文藝基金評委。出版《魯虹美術文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國當代藝術史,大學教材版》、《當代水墨三十年》。策劃展覽《重新洗牌─當代藝術》、《當代實驗水墨展》、《再水墨─2000-2012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再肖像》、《東雲西語─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第九屆深圳水墨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