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展览
-
计白守黑—杨识宏意识流系列近作展
2017年12月16日 - 2018年3月4日 北京 艺术家杨识宏(b.1947),1968年台湾艺专(现为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西画组毕业,70年代末移居美国纽约。杨识宏自1980年代起活跃于纽约艺坛,至今创作不懈,成为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最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华人艺术家之一。1989年获得美国纽约州州长颁发杰出亚裔艺术家奖,更是首位获得美国“国家工作室”奖助计划的华人艺术家。1981年开始撰写艺术报道和评论文章,阐述西方艺术的... 继续 -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
2017年11月11日 - 12月31日 本展为南洋画派重要先驱艺术家钟泗滨,百年来首次在新加坡之外所举办的大型回顾展。亚洲艺术中心与新加坡艺议艺术顾问公司及集菁艺社画廊合作,展出1951年至1982年作品,包含油画、水墨、综合媒材、钢笔画、浮雕、陶器作品,多达40件。 钟泗滨,1917年出生于福建厦门,曾于上海新华艺专修读,1945年,他离开中国,先至香港与澳门,于1946年落脚新加坡,其后成为“南洋画派”巨擘之... 继续 -
介质标本—郑文昕个展
2017年11月11日 - 12月31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7年11月11日举行郑文昕在A+ Contemporary的首次个展”介质标本”。此次个展将呈现郑文昕近两年来的最新实践,除了发表新系列的绘画作品之外,亦呈现声音与影像创作的尝试。此次的展览文章,特别邀请策展人杨紫撰写,更深度的探讨本次个展中郑文昕创作与思维的变化。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 个展名... 继续 -
沈克龙:气象
2017年10月14日 - 11月26日 北京 气象•漆相 闽地尤风物,山水借景观。 溪水临渊,松雾衣襟,四时变化,意韵万千,仿佛气象乎? 气象者,生生不息也。 机枢转悠,意念起处,皆成胎气,即是清泉出山,又如云影随身;前瞻还顾之余,打出的都是千年之华文妙彩也。此乃物华天择之下闽地大漆性征。 此乃大漆之“大”也。 金陵于我,乃故乡;闽都于我,是福地。居之从艺二十余载,三择其地,一曰:临水”左海&rd... 继续 -
清风徐来—管伟邦个展
2017年10月14日 - 11月19日 台北 本展展出管伟邦近作,开幕酒会暨讲座于10月14日下午4点举行,邀请国立历史博物馆展览组研究员蔡耀庆与艺术家管伟邦畅谈“水墨形式的当代趋向”,重新思考水墨现代化过程中的争议、认同、精神、期许,两位讲者也将与听众分享他们对港台水墨发展的观察,呼应此次个展中这位香港艺术家的认同,并探讨水墨发展至今,多元的创作形式有何种能量、背负了何种意义。 艺术家管伟邦(1974,香港),于香港... 继续 -
桃源异景—潘信华个展
2017年9月30日 - 11月5日 台北 本展开幕讲座邀请艺术家李真与潘信华,以台语进行讲座,一起畅谈创作之路与创作精神。 潘信华。 艺术家潘信华,1966年在台东太麻里出生,1991年毕业于国立艺术学院(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2011年至2015年间担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助理教授。这次亚洲艺术中心的“桃源异景——潘信华个展”,已是潘信华在... 继续 -
业务—蔡回个展
2017年9月9日 - 10月29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7年9月9日举行蔡回的个展“业务”,这是蔡回在A+ Contemporary的第一次个展。蔡回的创作以影像为主要的实践方式,此次展出的5件作品环绕“业务”之题脚开展多种的叙事空间,并以旁击侧录、采访、跟拍、纪录、行为等方式呈现业务员的日常销售行为,以及与顾客之间的交际内容。带... 继续 -
山出—卞青個展
2017年8月12日 - 9月24日 北京 鲍栋 在卞青的绘画中,“山水”既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原型,也是一种历史化的绘画资源,这两个维度在他的作品彼此交织,互为隐显。 在精神的层面上,“山水”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一种超越实相的理念,可谓之以“道”或“意境”等传统哲学、美学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卞青的艺术实践与古人是相通的,都在诉求着一种超出眼前具体... 继续 -
弃路:一位创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
2017年8月5日 - 9月24日 台北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与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7年7月29日在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一馆举行艺术家高俊宏的个展“弃路:一位创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这是睽违多年高俊宏在画廊的个展呈现,作品涵跨近年《两个1984》、《利丰的折射》、《废墟影像晶体计划:十个场景》与《博爱》等系列作品的重新诠释,以及新作《大豹:温带的边界》的首次发表。展览将持... 继续 -
海上明月共潮生—戴陈连个展
2017年7月15日 - 9月3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7年7月15日举行戴陈连的个展“海上明月共潮生”。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出身,而后转入剧场实践与创作,戴陈连通过对时间、语言和剧场本身的自然展示,质问并反思关于创作方式、展示动机以及作品形态等问题。 本展是戴陈连延续其“家庭剧场计划”思路下的一次新的实践,展名“海上明... 继续 -
世一场自愿非愿的游浮—李真个展
2017年7月1日 - 8月27日 策展人|吴洪亮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台北当代艺术馆 本展集结李真1990年代至今的50余件作品,包含“造化之‘不生不灭’—生灵”、 “凡夫”及其他系列,也是艺术家首次在台湾正式发... 继续 -
不分明—杭春晖2017
2017年6月24日 - 8月6日 北京 在杭春晖的创作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带有对传统的实验与创新的意味,他的创作态度时刻保持着更迭与重塑。此次展览呈现艺术家2017年最新作品。 《乐府诗选》中有这样一句:“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不分明”,将尘雾之下的虚幻,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人对视觉的感受非常精微,而对于美的想象,往往流连于“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模糊的意向,是一... 继续 -
可见之光—董大为个展
2017年5月27日 - 7月1日 台北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与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7 年5 月27 日在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二馆举行董大为个展“可见之光”,展览将持续至2017 年7 月1 日。 色彩作为光的媒介,是触动情绪与感知的通道;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中,色彩即是光的本质,也因此化身为“可见之光”。 颜色和逻辑性的创作技法是理解董大为作品... 继续 -
過午—姜琤個展
2017年5月13日 - 6月25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is currently presenting artist Jiang Cheng’s solo exhibition “Post Meridiem”. This is the artist’s first solo exhibition at A+ Contemporary. Jiang Cheng’s... 继续 -
绘画的尴尬
2017年4月22日 - 6月18日 北京 亚洲艺术中心与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7年4月22日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举行由康学儒策划的群展“绘画的尴尬”,参展艺术家包括贺勋、姜琤、李易纹、刘聪、刘夏、王兴杰、王云冲、余果、于瀛。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6月18日。 这不是一个风格展,也不是一个主题展,这是一个关于绘画问题的展。无疑,当下绘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尴... 继续 -
我不是教你坏,也不是教你诈—林奥劼个展
2017年3月17日 - 5月7日 上海 继续 -
无尽的抽象—冯钟睿个展
2017年1月14日 - 2月26日 台北 本展展出冯钟睿1966年至2016年的35件作品,是冯钟睿在台湾最大规模的个展。开幕讲座“时代,画会,冯钟睿”,邀请沈揆一(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美术史论与批评教授)、安雅兰(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讲座教授、美术史教授)与冯钟睿对谈。 冯钟睿,今年83岁,出身中国河南省、成长于台湾、蛰居旧金山四十多年,50年代末以抽象水墨为革新的起点,近年作品厚实粗犷,铭刻人生阅历。本展是亚洲艺... 继续 -
我如此幸运,还没失去感知的能力
2016年12月17日 - 2017年2月12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6年12月17日举行由吴建儒策划的群展“我如此幸运,还没失去感知的能力”,参展艺术家包括方璐、黄伟凯、毛晨雨和王不可。策展人透过本展探讨了当代生活中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我们如何能真实地感知这个世界并与自己的感知自洽。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12日。 全知叙述者:现在你正在通向感知世界的入口,而随着...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