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展览
-
模型演进
2015年11月21日 - 2016年2月28日 上海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5年11月21日下午3 点举行七位年轻艺术家于上海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的首次群展“模型演进 Evolution of Model”,本展由中国知名策展人鲍栋策展,参展艺术家包括蔡磊、陈熹、Cho Mi Young 、高伟刚、季俊、谭天、王郁洋,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1... 继续 -
再 · 见—叶仁焜个展
2015年11月14日 - 12月30日 台北 本展为亚洲艺术中心擅长水墨与胶彩的台湾青年艺术家叶仁焜所举办的个展。在 〈一种乡愁:关于叶仁焜的绘画〉一文中,庄伟慈曾经详尽地介绍叶仁焜和他的传统媒材与当代表现方式: 叶仁焜,大学与研究所分别毕业自中国文化大学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在学院里初学水墨,而至研究所时期才开始用胶彩作画。尽管手上使用的是具悠久历史的传统媒材,但叶仁焜的创作从来就不是墨守成规的描摩,他曾说,自学习水墨画之初,即常常使用复合媒... 继续 -
陈彧凡
2015年10月31日 - 12月6日 台北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5年10月31日下午3点于台北亚洲艺术中心二馆举行“陈彧凡”同名个展开幕式,是中国艺术家陈彧凡在台湾的第一次个展,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2月6日。 陈彧凡的作品围绕着视觉的结构与意念的强度,并借由物与空间的集与散,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实践。作品由点和线组成的平面,面与物构成空间,再以迭加与重复行... 继续 -
永恒的当下—杨识宏近作展
2015年10月15日 - 11月1日 地点 | 日本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 主办单位 | 上野之森美术馆 协办单位 | Solar Mirror、亚洲艺术中心、琢璞艺术中心 继2015年3月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巡回演讲之后,旅美华裔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杨识宏,再度受邀日本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近期气势磅礡的大幅创作。其融合东方草书挥写之力道与情感底蕴,可以看成是艺术家「植物美学」后自然的发展与延伸─即使年事渐长,一双眼仍炽热感受... 继续 -
胡为一
2015年9月19日 - 10月24日 台北 胡为一”首次台湾个展 重新定义观看的方式 A+ Contemporary 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5年9月19日下午3点于台北亚洲艺术中心二馆举行“胡为一”同名个展开幕式,介绍新生代艺术家胡为一。 胡为一,1990年出生于上海,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2015年“华宇青年奖”获奖者。这个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奖项设立,意味着&... 继续 -
中国色
2015年9月19日 - 11月29日 北京 西方现代性的绘画开始于印象派的互补色,尤其是塞尚纯粹以色彩来造型后,随后绘画的冒险主要在颜色上展开,但西方绘画后来却走向了黑色与白色的单色绘画,从而导致了绘画的危机。中国现代性绘画开始于黄宾虹晚期与印象派的对话,把黑白水墨引向“墨隐色”与“色隐墨”的浑色,但却又后继无人。 现代性艺术乃是让波德莱尔所言的短暂之物重新焕发出灵晕,如果颜色即是短暂变化的表... 继续 -
← →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开幕展
2015年8月1日 - 10月31日 上海 现代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著我们的集体和个人经验,「中国」这个文化巨兽已经逐步的向西方主流话语圈靠拢,形成亚洲艺术圈的主流发展,但是又是在什么的时空背景之下,剧烈加速度的影响中国艺术「质」的变化。中国已经逐步从社会主义特征(早期中国艺术往往是通过集体的力量表现出来。如:85新潮,星星画会,政治波普等。) 转变为以个人意识为主的表达方式。 (创作上重要的感知形式从表现即时性到探寻恒常性的演变,从... 继续 -
不是影像
2015年6月20日 - 8月16日 台北 「不是影像」,继不是绘画后的亚洲艺术中心第二个关注现今中国当代艺术变化的展览。 不是系列,恰恰不是在谈当代艺术的是或不是,而是呈现一种面貌╱一种观点╱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形式。现今的中国当代艺术正在快速地发生变化,不是系列体现了这种变化,记录了正在发生的状态。 自1989年计算机发明以后,艺术实践上链接了电子速度迅速扩展,所有的新材料都进入了艺术。80年代的中国艺术家,一直惯于处在虚空间中认识世界﹐... 继续 -
枕流漱石—当代文人艺术展
2015年6月20日 - 8月16日 北京 石蘊玉 石蕴玉而山晖 传统文人艺术是体现文人意识的艺术。文人意识具有人文和反「人文」的双重特性。文人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人文艺术——一种体现出追求生命存在价值的艺术。而文人艺术又最重视洞穿文明的繁文缛节、超越既定的成法定式。这双重特性,决定了文人艺术必然是自我的,非从属的,具有人文关怀,又超越凡常秩序。 亚洲艺术中心策划的此次当代文人艺术展,汇集十多位当今顶尖艺术家之新作... 继续 -
沈勤&陈琦作品展
2015年4月18日 - 6月7日 北京 一千个沈勤一千个陈琦 钱大经 当今画坛,只要一有画者成功(名誉或市场),立即会吸附起一层又一层理论装饰,运作包装的尘埃,这种华丽而惰性的雾霾,弄得大家看他们面目不清,总觉得是千人一面。前一时间,曾读见一本刊物的双幅首页,赫然一排当红艺术家合影。精美版面上,艺术家们无一例外的衣着入时,站姿炫酷。其实圈内熟悉者都清楚,他们实在是大不相同,或张扬、或颓废、或沉静、或柔和,各是各的成就,各是各的面貌。还有... 继续 -
不是绘画─关于绘画边界的探索
2015年1月31日 - 3月29日 台北 艺术家 | 陈彧凡、董大为、李姝睿、李易纹、马树青 本展聚集五位各具风格及备受国际瞩目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陈彧凡、董大为、李姝睿、李易纹和马树青,展览旨在探讨「绘画」在当代语汇中的各种可能性,将绘画延伸和再阐释,「绘画」不单纯是「绘画」,但也是「绘画」,也许是突破二维空间的载体、亦或是方法论的转变,挑战观看的姿态、推展绘画的界线。 「不是绘画,这个「不是」恰又回归到语言意义上的「是」,引申出无数推及... 继续 -
荒徒—李真凡夫系列首展
2014年11月18日 - 2015年3月15日 北京 策展人 | 殷双喜 特邀评论 |孙振华、唐尧、刘礼宾、何桂彦、黄海鸣 李真作品中的人物,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沉浮,如同歌德的《浮士德》,在神与魔之间纠缠拷问,对人类心性迷失在现代社会的物欲洪流中进行了严峻的审视与反思。 ─ 策展人,殷双喜 熟悉了李真作品的墨黑外表和既重又轻的创作理念之后,观看李真雕塑同他一起追求精神愉悦,已经变成一种惯性。这次发表的【凡夫】系列,李真转而勾勒众生相,是为面对现实之 &...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