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中心(台北)将于2022年6月11日,举办年度海外新锐艺术家大型联展“Narrative Minds”,集结来自英国、西班牙、德国、比利时、丹麦、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的十五位艺术家,所带来的精彩作品。叙事(Narrative)重视脉络更甚于内容,即故事是如何被叙说的,人们经由自我的创造与环境的互动,建构真实的主体经验。本次展出来自不同国家与身分背景的创作者,将从三大层面来讨论他们的视觉叙事。
首先从“人”的层面展开,如身处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叙事带着情感浓度。热衷文学与线上游戏的Alejandro Acosta,结合现代社会与艺术史经典论述,在作品描绘出虚拟与现实,交会在科技与追求速效的都会生活之中;Francisco Rodríquez 则参照电影与漫画的视觉语言,混合幻想与现实所建构出的画面像是故事版,邀请观者探索画作之间的叙事联系;Carlo D’Anselmi 的绘画中,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有意识和潜意识的现实,是梦或是一种过渡状态,在隐喻叙述的沉思氛围中产生了诗意;另一方面,Veronica Fernandez 模糊地呈现了记忆中的家庭生活,开放叙事让观者参与创作,唤起共同怀旧(Nostalgia)的情感场景,感受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情感的无常;而作品有着移民背景与怀旧色彩的Giorgio Celin,陈述着亲密关系建立时彼此需要却同时相互伤害的拉扯张力;David Noro 则试图通过不同的角色来描绘一个完整的情景,那些画面是真实故事情节的一些片刻,然而混乱即平静,失焦的画面发展出了新的意义。
其次是主体专注于对“环境”的无尽想像,与日常诗意的凝结。画面带着现代主义休闲形象的Charlotte Keates 对建筑深感兴趣,透过想像力融合了室内设计、旅行与自然元素,呈现的是一个时间凝固的寂静瞬间,既期待又忐忑的脆弱时刻;对声音与绘画之间共生关系深入研究的Andrew Pierre Hart,在其艺术实践中探索身体对声音的反应,除了声音演出,其视觉语言是对西方抽象遗产的重新协商;而Florence Hutchings 近乎抽象的绘画,围绕着日常的诗意展开,生活中的场景与物件是主要的创作元素,透过不断重复劳动的层层上色与拼贴,赋予生命和活力;在不同的题材上,Amy Lincoln 的创作则是充满想像力和强烈色彩的自然世界,于魔幻平面构图中透过色调来创造空间,富有童心;将绘画视为一种记忆储存技术和哲学的Etienne Zack,反思了自然栖息地的快速崩溃和变化,透过破碎图像的拼凑,展示人类生活变迁的中介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受、思考和对周围环境的归属感。
最后是象征主义的、治愈的叙事,将多元、无序的灵感碎片,透过主体串接,创作者也在所叙说的故事中更认识自我。Joseph Olisaemeka Wilson 借鉴流行文化、现代艺术和非洲民间传说,探索与殖民主义、考古学和未来主义,他将这些叙事瓦解,用机器、人类、动物、骷髅头、灵魂和舞蹈仪式,创造出另一个宇宙,仿佛一场幻想中的末日;Astrid Terrazas 视绘画为“寻找和埋葬的过程”,融合了梦境、墨西哥民间传说和生活经验,画面中的变形和隐喻如同带有保护力的咒语,是一段以治疗叙事改变历史的过程;Pieter Jennes 的作品则经常让人联想到民间传说或喜剧表演,既严肃也轻松,他回顾了古今文化现象,向观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组合叙事。Moritz Schleime 的创作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象征主义,音乐、文学、艺术史和流行文化是他的养分,在超现实场景中铺陈着毁灭后重生的相对元素,生与死、动与静、陶醉与清醒,既幽默且讽刺却也充满浪漫和希望。
主体经验封存在个人和文化当中,以非物质的意义呈现,也就是说,经验是一种经由意义所产生的统整结构。而艺术家们的视觉语言,就像是主体经验的凝固剂,将难以捉摸的、游离的经验状态,经由创作转化而塑形,透过多元视角讲述出丰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