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性艺术家 Michelle Blade 以 “Maker of Meaning” 为题,首次于亚洲地区举办个展。“Maker of Meaning” 是取自法国哲学家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概念,他认为人得以透过积极的选择和决定来创造自己的人生。对 Michelle Blade 而言,人类的存在意义应该远高于社会期待所赋予的角色与价值;藉由各种抉择,我们可以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各种感知、察觉和目的,并最终成为在己身生命中的意义创造者(Maker of Meaning)。Michelle Blade 进一步引用存在主义中的 “实事性”(即无法改变、已成事实,并且被定义的自我与存有)与 “超越性”(即在当下尚未实现或受定义、框架的自我,它是充满潜能与未知的),透过如此存在主义式的辩证,Michelle Blade 认为人类其实是一种充满潜力并有着无限感受力的生物。Michelle Blade 将这样的二重性响应在自身的生命经验中:同时身为两个小孩的母亲与艺术家,这两个身份在她的生命中犹如互相伴行的双恒星,密切地交织且深刻地影响着彼此。
展览中,府绸布上轻盈而柔软的画面是 Michelle Blade 标志性的风格,她的绘画犹如一块块拼图,拼凑起她的家族在此地生活的记忆;斑斓的色彩描绘着洛杉矶鲜明的光景,在自身的家庭、小区,以及邻近洛杉矶的乔舒亚树公园,那是她的家族栖身与立足的地方。Blade 提取了记忆的切片,将这些拼图打散着放入展场中,就如同记忆本身自脑中被唤醒、闪现那般,无所谓逻辑却往往温柔而美好。
Michelle Blade 将创作视为一种绘制、记载神话的过程,因此她便能够在当下这个固化的世界中,另外创造出一个诵咏着、追求着知识与认识的世界。在那个神话世界中,她歌颂着生命与虚无的奥秘,并刻划着许多充满诗性的吉光片羽,例如那日过一日的曙光、不断往覆于海滩的浪花,或是在风中摇曳的树木,还有她两位不懈探索着自己生命的女儿们。
最后,她借用另一位艺术家安妮.特鲁伊特(Anne Truitt, 1921-2004)在其著作 “转身”(Turn, 1987)中,所留下的醒悟:
“身为陌生人的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最后却成为她的残骸。我们替自己发明了各种代称她的名词,例如陆地、海洋、天空等;我们武断地在这星球上以经、纬度来划界设域,再冠以我们自以为发明的时间令其转动。我们被迫健忘,是因为我们必须在困境中求生,否则我们将难以说服自己走下去。面对这一切,我怀揣着好奇与怀疑,然后回到我们女儿与孙子身边。”
Michelle Blade,1981 年生于美国洛杉矶。2003 年毕业于洛杉矶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并于 2008 年在旧金山加州艺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Blade 透过她的绘画详实地探查着自然世界所散发的坚毅、静谧与力量,在她的画中总有着冻结的时间感。她曾在洛杉矶、圣达菲、斯德哥尔摩、伦敦、特拉维夫、荷兰,与香港等地展出,近期的个人展览为 2023 年亚洲艺术中心(台北)的 “Maker of Meaning”,并曾参展于 2021 年亚洲术中心(台北)的展览 “My Secret Garden”。她的作品也曾在 “纽约时报杂志”、 “洛杉矶时报”、 “巴黎评论”、 “Juxtapoz”、 “加州星期日杂志” 和 “艺术迷宫杂志” 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