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23年10月28日举办“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3年度展”。本次展览由王正一担任策展人,展出十位艺术家曹欧、丁科、董亚媛、李文翔、李莹、邵蓓艳、尚友录、张冠一、张茜、周志奋共计五十余件水印木刻作品。

 

我为什么要发起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陈琦

 

中国是版画的发明国,传统版画艺术有绚烂璀璨的历史。在世界版画图谱上,形成了以铜版、石版、油印木刻为主的西方版画语言样式和以中国木版水印为代表的东方版画语言样式两大板块。从某种角度上说,水印木刻绝非是单纯的技术版种,而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外化。水印木刻对在国际版画界中展现中国版画的艺术形象、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水印木刻的推广与传播工作,我把它当作自己教学和创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我知道这是一项漫长而又艰辛的工作,水印木刻创作及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且进程缓慢,很难快速取得实质性成果。

2019 年始,我每年岁末创作一件以“瑞雪迎新”为题材的水印木刻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用于“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的展览和出版,希望以自己绵薄之力鼓励年轻艺术家投身于水印木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水印版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在2021年以“第四代”和2022年以“弥散的边界”为主题的探讨之后,2023年的“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将回归水印木刻的艺术本体,以“流动的本源”(The Flowing Origin)为主题探讨水印木刻本体演进问题,进一步讨论从“本体自觉”通向“文化自觉”的路径。

 

流动的本源

王正一

 

水印木刻的“本源”不仅在于其源起的特定事件,更在于它艺术本体的生成,及其与周围系统的互动,由此,这个“本源”应是包含了无数事件的一套系统的集成过程。进而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其中的流动状态——内部事件之间的流动和内外系统之间的流动,也正是在流动中水印木刻不断地强化其物性表达,构建坚实的艺术本体,并在时代变轨中完成其精神空间的塑造。水印木刻的本源最终概括为一种流动的状态、一个本体的锚点以及时代要求与艺术家心性共同作用下的交叠结构。本次展览无意对水印木刻进行艺术考古,而是就上述概括提出假设——当流动成为本源的存在状态,其本体语言和物性表达会演变为何种面貌?可否从“本体的自觉”通向“文化的自觉”?无论如何一场展览无法告知我们答案,需要更丰富的样本去验证与构建,诚如艺术之源的讨论持续到今日,也将持续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