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出—卞青個展

2017年8月12日 - 9月24日 北京

鲍栋

 

在卞青的绘画中,“山水”既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原型,也是一种历史化的绘画资源,这两个维度在他的作品彼此交织,互为隐显。

 

在精神的层面上,“山水”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一种超越实相的理念,可谓之以“道”或“意境”等传统哲学、美学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卞青的艺术实践与古人是相通的,都在诉求着一种超出眼前具体现实与个体主观感觉的艺术。因此,即使他的作品早已超出传统绘画媒介的界限,但依然能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与传统共同的感性状态与趣味指向。

 

在绘画史的层面上,卞青把传统山水画中的山、石、云、水、树等视觉元素,以及勾、皴、擦、点、染等笔法元素一一分解,再重组在新的空间结构中。这些元素的组合并不以自然或程式为依据,也不再依循山水画的风格史线索,不重“法度”,但通“脉络”,卞青似乎是在引用与注解的维度上平行与传统山水画,换句话说,他的绘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评论及引申。而现代主义绘画的遗产,如包括边框、颜料、身体等在内的物性维度也被卞青纳入进了这种主动与历史相应的场域,以可感的方式连接起象征性的“自然”与实在性的自然。

 

用“山出”这个非常象形又有些生僻的词语作为标题,一是在字面上描述卞青的工作与山水画的关联,二是在提示他的工作方式:在分解、重构、再造中去超出并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