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钟睿,1934年出生于中国南阳,年轻时任职海军上尉,1949年迁居台湾,1954年毕业于政工干校艺术系,现工作及生活于旧金山。 1958年他与胡奇中共同成立“四海画会”,1961年加入“五月画会”,1970年代初获得美国洛克菲勒三世基金会奖学金资助游历欧美, 于1975年移居美国旧金山。 1960年代冯钟睿的绘画和美国战后抽象主义颇为相似,是典型60年代现代画派,构图简约、生动有力。在这个时期,他也开始放弃油画而转用毛笔、宣纸和墨的中国传统作画方式,并发明了一种用棕榈毛片制成的画笔,让色彩显得更厚重粗旷。 1975年移居美国后,作品进入第二阶段,此时期的特色深受书法笔画的影响,并开始钻研佛学。他在抽象构图中加入字的书写,将汉字艺术化。 1989年之后他再度开创新的创作领域—拼贴艺术,创造画面肌理,堆叠颜色层次。冯钟睿一向以严谨的态度看待自身创作,忠于自我感受,其绘画语汇传达了深切但理性的情感,承载了个人精神性思维和心灵修炼。个展包括:“无尽的抽象—冯钟睿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7)、“冯钟睿个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1974)。重要群展包括1958-1961年“四海画展”,1961-1974“五月画展”,1959与1963年巴西圣保罗市“圣保罗国际双年展”,1968年美国史丹佛大学博物馆“二十世纪中国绘画之发展”,2003年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前卫:六○年代台湾美术展”,2007年台湾台北關渡美术馆“第一届当代水墨双年展”,2016年台北亚洲艺术中心的“1960–台湾现代艺术的滥觞”。 近期展览包括2024年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五月与东方-台湾现代艺术运动的萌发”特展、2022年台北亚洲艺术中心‘心向形往:庄喆、冯钟睿、杨识宏’、2021年台北亚洲艺术中心“越界~在砌时变局中纵横—亚洲艺术中心台北旗舰空间开幕展”、2017年比利时伊克塞尔博物馆‘从中国到台湾—抽象艺术先锋(1955-1985)’、香港西九文化区‘似重若轻:M+水墨藏品’、 2018年亚洲艺术中心于香港巴赛尔艺术展呈现之朱为白、冯钟睿双个展‘重探1960 年代台湾现代艺术的滥觞’,以及2019年北京亚洲艺术中心‘风林火山—源自东方的抽象’。他的作品被众多公共机构收藏,包括法国巴黎庞毕度中心及赛努奇亚洲博物馆、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及洛杉矶郡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