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朱为白、庄喆、冯钟睿、李锡奇、杨英风
贵宾预展(只限获邀请人士出席)
3月26日(三)12:00 - 20:00
3月27日(四)12:00 - 16:00
3月28日(五)12:00 - 14:00
3月29日(六)12:00 - 14:00
3月30日(日)11:00 - 12:00
开幕之夜(只限获邀请人士出席)
3月27日(四)16:00 - 20:00
展会开放时间
3月28日(五)14:00 - 20:00
3月29日(六)14:00 - 20:00
3月30日(日)12:00 - 18:00
在 1950-60 年代左右,正当抽象表现主义挟着自由世界的意志于全球兴起再一次前卫浪潮之时,台湾艺坛亦倾力躬逢其盛,不安于室的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奋力在严密的政治审查与信息控管的狭缝中与国际思潮接轨,并试问「我们」的现代艺术所为何物?在抽象的基础上,台湾开启了艺术史上最关键的一个篇章:画会时代。
本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亚洲艺术中心将聚焦在自 1950 年代末于台湾兴起的前卫艺术风格,于主要展位展呈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画会:“五月画会” 与 “东方画会” 的朱为白(1929-2018)、庄喆(1934-)、冯钟睿(1934-)与李锡奇(1938-2019)4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以及抽象雕塑开拓者杨英风(1926-1997)的作品,梳理台湾现代艺术在战后的发展脉络。
二战后,位处战略要衢的台湾成为冷战角力中的最前线,亦是自由世界的边陲地带,而艺术遂成为辨识在地文化与主体性的重要依据,这也让台湾现代艺术的进程有着许多的矛盾与思辩。正逢抽象绘画强势席卷全球艺坛之时,包含台湾在内的亚洲各地无不在此潮流下积极做出回应与实验,而五零年代末期成立的五月、东方画会等艺术社群,便是在此环境下诞生的;如五月画会的杨英风、庄喆与冯钟睿,东方画会的朱为白、李锡奇等活跃于艺坛的艺术家,在挑战传统观念框架的同时,也试图在前卫主义的形式中彰显东方古典文化的特质。展览援引瓦尔特.本雅明的 ‘灵光’ 概念,作品的展呈使观看经验超越文本脉络的阅读,尽管人们可以透过文本或言语理解艺术被创造的时光背景,但作品所附载的 ‘灵光’,驱使我们观照艺术家在创作当下的思绪与时光,并藉作品回望台湾现代艺术的滥觞。
如朱为白突破二维平面,在简练纯净的结构中,赋予有无相生、虚实相应的道家意涵;冯钟睿深受中国书法影响,并钻研佛学,他在抽象构图中融入汉字,以拼贴形式创造画面肌理,堆栈色彩层次;庄喆则以山水自然为创作根源,将传统水墨 ‘笔法’ 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融汇;而李锡奇作品兼具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潮,创作形式从版画到水墨,从抽象书法到综合媒材以及装置皆有涉猎。展览作品含括艺术家们多件最早自 1960 年代以至 21 世纪晚近的杰出作品,呈现丰富而完整的论述脉络,期透过众艺术家在前卫中找寻与中国古典共存的形式语汇,开创台湾战后的现代艺术运动,他们奠定的美学养份,更持续深化东方精神在当代艺术媒介中的价值。
最后,杨英风身为台湾战后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本届展览将以其标志性的不锈钢系列作品为主轴,回望其精彩而丰富的创作生涯;作为一个鲜明的创作特征,杨英风藉纸雕手法塑成,将笨重的不锈钢材转化为另一种轻灵飞扬的意象,故此本系列中的 “凤凰来仪” 即是在此概念下,传统文化与个人记忆的综合呈现,也是杨英风一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创作之一,亦以此作代表出展 1970 年的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