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台北藝術博覽會|急速社會裡的精神溫度: Booth A14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一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31 October - 3 November 2014 
隨著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當代人們的生活型態與思維正急速變遷,在這日趨複雜的空間與時間軸裡,藝術與文化的認知亦面臨轉化。繼今年台北雙年展提出「劇烈加速度」的主題之後,亞洲藝術中心,作為本屆展區中心位置 (A14) 的參展畫廊,進一步反思藝術與當代社會的連結與關係。展覽主題延續其「新東方精神」的理念,探索藝術家如何用運用東方文化底蘊,呈現今日跨領域的議題,直指人性與精神的溫度。
 
長期關注現代人的語言與思考慣性,徐冰「石徑」上所刻的新英文書法與裝置作品「背後的故事」將傳統文化解構並進行重組,提供一種新的觀看方式與敘事角度,藉此展開思維運動的空間。而不同於以往銅雕的心靈美善,李真的【凡夫】系列使用粗糙崩裂的表皮,描繪凡夫俗子的各種樣貌,藉此隱喻你我他帶著原慾掙扎著互相碰撞爭奪,赤裸裸地揭發人性本貌,以及這個時代的集體精神狀態。
 
這次亦首次展出劉丹5公尺大幅畫作「巫山無疇」,與楊識宏兩幅200號最新壓克力油畫,觀者的感受得以在抽象與具象、統覽與微觀之間游移,其妙處更證明了藝術家在生命的歷練中,心境轉為「純」熟的表現。
 
王天德的「後山圖」系列作品則以火灼取代毛筆書寫,將灼空的山水或書法創作覆於古代石碑拓片和冊頁之上,營造出了一種與古代互相對視的氛圍。張洹的「香灰畫」則是收集線香燒後的餘燼作畫,透過嶄新的形式探討文化精神,反思其媒材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此外,高行健的心境、莊喆的山水、潘信華的異域、董小蕙的靜物花卉,亦可解釋為藝術家在快速運轉世界中,始終在尋找一個停格的瞬間,再將這個瞬間極大化的過程。
 
持續支持台灣新生代藝術家,本屆新人特區 (MIT) 亞洲藝術中心首度與葉仁焜合作。身為2010年第三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新秀獎首獎得主,葉仁焜細膩的筆觸與洞察力似乎是當代城市的一首慢板,滑過被遺忘的角落。對此,葉仁焜表示:「……雖是描繪冰冷的建築體,亦試圖表現出時間在建築上留下的隱隱溫度,投射於其記憶所拼湊出的片段影像之上,透過自身創建的建築與場景,追尋對於某些過往事件的回憶與連結。」,藝術家的12幅作品將於攤位Y05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