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莊喆、董小蕙
線上展廳
(線上展廳瀏覽需先點此註冊成為 Art Basel 網站用戶)
貴賓預展
3月21日(二) 12:00 – 20:00
3月22日(三) 12:00 – 17:00
3月23日(四) 12:00 – 14:00
3月24日(五) 12:00 – 14:00
3月25日(六) 11:00 – 12:00
3月21日(二) 12:00 – 20:00
3月22日(三) 12:00 – 17:00
3月23日(四) 12:00 – 14:00
3月24日(五) 12:00 – 14:00
3月25日(六) 11:00 – 12:00
開幕之夜
3月22日(三) 17:00 – 21:00
3月22日(三) 17:00 – 21:00
公眾開放
3月23日(四) 14:00 – 20:00
3月24日(五) 14:00 – 20:00
3月25日(六) 12:00 – 18:00
3月23日(四) 14:00 – 20:00
3月24日(五) 14:00 – 20:00
3月25日(六) 12:00 – 18:00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將於2023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期間展出莊喆及董小蕙雙個展,以「向度的流轉:透視現當代台灣藝術」為題,探究不同歷史情境下的台灣藝術家,在創作上體現出的文化底蘊以及主體性思考,形塑出縱深的藝術風景。
二戰以來的台灣藝術是現當代藝術史上獨特的文化風景。宏觀而言,台灣歷經大時代環境洗滌,在東西方文化思潮、政權意識形態、後殖/全球化語境下主體認同間擺盪;微觀而論,台灣族群的離散軌跡、學養脈絡、性別位置與生命經驗,錘鍊出多元的審美情調和藝術精神。藝術家在時代的進程中不間斷革新實驗,回應時代的審美理念與藝術典範經由傳承及轉化,在二維乃至三維的實踐空間內,落下具備歷史向度的符碼。
莊喆身處五O年代台灣藝壇,社會氛圍籠罩在內戰緊繃之後家國認同與時代性位置的集體焦慮,彼時歐美所傳入的國際視野與美學思潮,提供了大時代渡海菁英在革新運動上參酌的方針,台灣現代畫會五月、東方應運而生,此輩理想青年在西方抽象主義大纛之下自中國山水寫意傳統中解放,在前衛的藝術形式內抒情故國文化記憶與老莊禪佛學哲思。透過西方繪畫技法與媒材的實驗,以及對視角配置、色彩光影營造以及空間與造型的佈署,呈現藝術家對日月星辰、天地山河的人文感知,奠基東亞抽象藝術之美的範式。
董小蕙代表自八、九O年代台灣社會歷經急速現代化經濟發展,藝術家面對外界物質疲乏以及全球化趨向同質的文化視野,精耕心靈境地展現出了獨特生命情調。董氏早期研究印象派畫風,消化西畫色彩與光影變化之亮麗表現,亦致力於莊子哲學與美學的研究,在創作上逐漸提煉與深化繪畫風格。199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出較具主觀心靈意象的「黑/白桌靜物」系列,以生動的花卉、簡單的器皿、木質的桌椅來組構畫面,形成靜謐的空間,同時運用自動繪畫技法,來達致其畫面中光影的偶然性流動氣息,使得二維畫面的邊界裡呈現出三維的情境氛圍。藝術家另一標誌性「老院子」系列作品,在自身居住環境的描繪裡融入東方人文哲思,結合西方寫實與抽象並俱的造型理念,充分表現出「靜觀」與「和諧」的美感意境。
莊喆與董小蕙分別代表了20世紀台灣錯綜複雜的現代歷史脈絡中,藝術家面對躁動的時代環境呈現獨有的文化美學,是亞洲現當代藝術史上,不可忽視的篇章。